[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压板的中继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7858.9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王楠;韩宝泉;王攀;孔昱;王晨义;赵冬亮;刘璐;吉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新港永豪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6 | 分类号: | F16L1/06;F16L1/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间 后端管 前端管 抗压板 密封圈 滑移 技术方案要点 千斤顶 变形极限 扭曲变形 伸缩缝隙 使用寿命 限位作用 缝隙处 减小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压板的中继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继间前端管节,中继间后端管节以及驱动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相互滑移的千斤顶所述中继间后端管节与中继间前端管节的滑移平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中继间后端管节和中继间前端管节的滑移缝隙处设置有若干个与中继间后端管节固定连接的抗压板。本发明的优点是:抗压板的设置,减少了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滑移对密封圈所产生的高压摩擦力,减少了密封圈扭曲变形的可能性,使得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而且抗压板也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减小了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伸缩缝隙处的变形极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压板的中继间。
背景技术
中继间是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长距离的顶管施工中,需通过若干个液压千斤顶将顶管机顶入施工平面,接而将顶进管与顶管机连接,依次通过液压千斤顶将顶进管顶入隧道内,若顶入隧道的顶进管距离过长,顶进管和隧道内周面的摩擦力过大,会影响液压千斤顶的顶进效率,所以顶进管每顶一定的距离会在顶进管间设置中继间,中继件的作用就是把一长段变成几小段,然后可以分段顶进。
如图5所示,中继间包括中继间前端管节1和与中继间前端管节1滑移连接的中继间后端管节2,中继间后端管节2内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驱动中继间前端管节1与中继间后端管节2滑移的千斤顶3。所述中继间后端管节2与中继间前端管节1滑移接触面上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密封圈4,用于防止大量的沙砾等杂质通过中继间前端管节1和中继间后端管节2的滑移缝隙进入到中继间内。
如图5所示,但是中继间前端管节1和中继间后端管节2的伸缩过程中,密封圈4极易受到中继间前端管节1和中继间后端管节2伸缩所产生的高压摩擦力,使得密封圈4极易扭曲变形,从而失去止水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压板的中继间,其优点是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抗压板的中继间,包括中继间前端管节,中继间后端管节以及驱动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相互滑移的千斤顶所述中继间后端管节与中继间前端管节的滑移平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中继间后端管节和中继间前端管节的滑移缝隙处设置有若干个与中继间后端管节固定连接的抗压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中继间后端管节与中继间前端管节滑移的空隙内的抗压板的设置,给中继间后端管节和中继间前端节之间提供了接触介质,从而减少了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滑移对密封圈所产生的高压摩擦力,减少了密封圈扭曲变形的可能性,使得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而且抗压板也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减小了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伸缩缝隙处的变形极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继间后端管节与中继间前端管节滑移平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抗压板的容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的开设给抗压板提供了固定位置,当中继间前端管节与中继间后端管节滑移时,抗压板固定于容纳槽内,防止了抗压板的滑移,从而使抗压板固定更加稳固,而且也使的工作人员固定抗压板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开设深度为3mm-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容纳槽的开设深度为3mm至5mm,从而使得抗压板放置于容纳槽内,增加了容纳槽与容纳槽的接触面积,使得抗压板在容纳槽内固定的更加稳固。而且也防止了抗压板与中继间后端管节发生滑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压板于中继间后端管节与中继间前端管节的滑移周面上至少均匀设置有三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抗压板与中继间后端管节的周面设置有三个,使得三个抗压板能够均匀的承受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的抵触压力,使中继间前端管节和中继间后端管节滑移的更加稳定。而且也减少了密封圈与中继间前端滑移产生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新港永豪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新港永豪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PE管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强综合支吊架抗震性能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