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防护结构变形补偿方法及热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8817.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时光辉;罗俊航;王庆伟;张博昌;张珊;解建恒;李奥;全栋梁;吴东涛;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F02C7/20;F02C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发动机进气道 螺母 定位托板 螺钉安装孔 热防护结构 热防护装置 变形补偿 高温合金 操作孔 整体结构形状 定位安装 合适位置 贴合位置 热防护 涂覆 固化 温差 匹配 变形 穿过 拆除 应用 | ||
1.一种热防护结构变形补偿方法,发动机进气道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容纳孔、第二容纳孔和第三容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防护结构变形补偿方法包括:
选取具有操作孔的工艺盖板,所述工艺盖板的整体结构形状以及螺钉安装孔的位置及形状均与正式的高温合金盖板(40)相同;
将垫块(10)安装在发动机进气道的第一容纳孔内,并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一侧贴覆棉毡(20);
穿过所述工艺盖板的操作孔,将工艺盖板的螺钉安装孔与发动机进气道上的螺钉安装孔相对设置,将沉头螺钉(50)依次穿过所述工艺盖板、所述棉毡(20)、所述垫块(10)以及发动机进气道,将定位托板螺母(30)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孔内,并通过所述沉头螺钉(50)对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的位置进行定位,将所述工艺盖板和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定位安装在发动机进气道的合适位置;
在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与发动机进气道的贴合位置处涂覆常温AB胶并进行固化;
将所述工艺盖板拆除,并将正式的高温合金盖板(40)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进气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防护结构变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与发动机进气道的贴合位置处涂覆的常温AB胶的厚度为0.2mm至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防护结构变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0)通过红胶设置在发动机进气道的第一容纳孔内,所述棉毡(20)通过红胶贴覆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一侧。
4.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道的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发动机进气道的热防护装置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防护结构变形补偿方法与发动机进气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道的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防护装置包括:
垫块(10),所述垫块(10)设置在发动机进气道的第一容纳孔内;
棉毡(20),所述棉毡(20)贴覆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一侧;
定位托板螺母(30),定位托板螺母(30)位于所述第三容纳孔内,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包括螺母(31)和托板(32),所述螺母(31)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板(32)的一侧,所述托板(32)的另一侧通过常温AB胶与发动机进气道连接;
高温合金盖板(40),所述高温合金盖板(40)设置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棉毡(20)上;
沉头螺钉(50),所述沉头螺钉(50)依次穿过所述高温合金盖板(40)、所述棉毡(20)、所述垫块(10)以及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的托板并与所述定位托板螺母(30)的螺母相配合以实现所述高温合金盖板(40)与发动机进气道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道的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2)与第三容纳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变形补偿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道的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补偿间隙小于或等于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道的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螺钉(50)包括90°沉头螺钉或120°沉头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88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装置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洁式防柳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