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螺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9189.9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竹市科迪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1D1/18;C21D9/00;C23C8/42;C23F17/00;C09D163/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曾太平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高强度螺栓 制备 热处理 防腐涂层 硅铁合金 疲劳断裂 时效处理 酸洗处理 延迟断裂 铸造成型 外螺纹 往复式 下螺栓 铸造杆 螺纹 钝化 钒铁 废钢 废铝 杆料 钢锭 锰铁 渗硼 生铁 | ||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螺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造杆料;经过铸造成型后的杆料做酸洗处理,通过往复式动作将螺纹辗制成型,形成螺栓的外螺纹;热处理;时效处理;钝化处;渗硼处理;在成品螺栓的外表面喷上防腐涂层。本发明以废钢、生铁、锰铁、钼、钒铁、铼、废铝、钢锭、硅铁合金为制备螺栓的主要原料,提高了螺栓的强度,达到了高强度螺栓所需的硬度值、强度值,解决了高强度下螺栓的延迟断裂和疲劳断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高强度螺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紧固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而且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极高。
螺栓是一种最常用的紧固用零件,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的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栓应用领域广,在部分复杂工况下,螺栓所承载的连接部件对于螺栓的强度要求较大,而直接采用现有螺栓对其进行连接不仅易于出现螺栓的断裂,而且极易使得相关部件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螺栓强度低,在部分复杂工况下,容易断裂,目的在于提供高强度螺栓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螺栓强度低,在部分复杂工况下,容易断裂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强度螺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杆料:按重量份计,获取40-60份废钢、30-40份生铁、10-25份锰铁、10-15份钼、10-15份钒铁、8-12份铼、10-15份废铝、10-20份钢锭、10-20份硅铁合金,将40-60份废钢加入电炉中熔化成钢水,将钢水温度加温至1250-1300℃后依次加入30-40份生铁、10-25份锰铁、10-15份钼、10-15份钒铁、8-12份铼、10-15份废铝、10-20份钢锭、10-20份硅铁合金,继续升温至1500-1600℃后出炉浇注、成型后获得铸造成型;
S2、酸洗处理:经过铸造成型后的杆料做酸洗处理;依照螺栓的线径要求,对其进行抽线,以使所述杆料收缩到螺栓所需的线径;将收缩线径后的杆料切断至螺栓所需的长度,在常温下将切断后的杆料放入模具型腔内,以镦锻力使杆料形成螺栓所需的头部和杆部尺寸;最后通过往复式辗牙机的两片牙板将杆料推入,通过往复式动作将螺纹辗制成型,形成螺栓的外螺纹;
S3、热处理:将螺栓外螺纹在930-950℃下,用淬火油进行淬火,再将淬火后的螺栓在510℃-550℃下进行回火,持续时间90-120分钟,将螺栓的光杆段在750-820℃下,用水性淬火液进行淬火,保温50-70min,再重复一次回火工序;
S4、时效处理:将热处理后螺栓放入时效处理炉中加热到150-170℃,保温2-3小时,然后取出自然冷却;
S5、钝化处理:将时效处理后的螺栓浸入温度为100-120℃的钝化处理液中处理4-5min;
S6、渗硼处理,按重量份计:首先将95-100份无水硼砂放入处理容器内,加热到680℃-700℃加入20-25份SiC粉进行搅拌,待无水硼砂完全熔化,溶池温度达到800℃时,再加入15-20份份Na2CO3,加强搅拌到溶池温度达到950℃,将钝化处理后的螺栓放置入硼砂浴中渗硼,溶池温度保持850℃恒温,时间2-4小时,自然冷却到常温,再进行清洗、风干,即得成品螺栓;
S7、在成品螺栓的外表面喷上防腐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竹市科迪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未经绵竹市科迪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