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9627.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民;廖忠新;张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杰鑫通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9/10;C08K5/3492;C08K5/134;C08K5/526;C08K13/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粒子 阻燃塑料 树脂包覆型 增强型 添加剂 塑料基体 阻燃剂 制备 聚丙烯 环境和人体健康 橡胶纳米粒子 卤系阻燃剂 表面包覆 抗滴落剂 抗氧化剂 三聚氰胺 润滑剂 树脂 伤害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该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包括塑料基体、纳米粒子添加剂、阻燃剂、助剂。其特征在于塑料基体为聚丙烯,纳米粒子添加剂为表面包覆有树脂的橡胶纳米粒子(以下简称纳米粒子添加剂)、阻燃剂为三聚氰胺,助剂包括抗氧化剂、润滑剂和抗滴落剂。该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的制备方法,各成分的重量数为:塑料基体40‑50份、纳米粒子添加剂1‑3份、阻燃剂45‑50份、助剂0.6‑1.3份。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加入到阻燃塑料中,得到了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该阻燃塑料不含卤系阻燃剂,在应用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的用途较为广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如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塑料瓶、塑料家具、塑料瓶、塑料袋等。随着塑料的大量使用,因其可燃性而带来的火灾伤害渐渐突出起来。因此,阻燃塑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阻燃塑料是一种不易被引燃,可避免发生火灾,或者在引燃后基本上无火焰,可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大的一种塑料。因此这类塑料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阻燃塑料的配方以及制备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可以获得具有较好阻燃性能并且安全、无毒、环保的塑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采用改良的配方,在配方中加入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添加剂,制备出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塑料基体40-50份、纳米粒子添加剂1-3份、阻燃剂45-50 份、助剂总量0.6-1.3份。
所述塑料基体为聚丙烯
所述纳米粒子添加剂,为一种表面包覆有树脂的纳米粒子。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
所述助剂包括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68、润滑剂EBS、抗滴落剂。
本发明公开的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1)首先按重量称取各原料,塑料基体为40-50份、纳米粒子添加剂为1-3份、阻燃剂为45-50份、助剂总量为0.6-1.3份。
(2)将称取的各组分,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混炼、冷却和切粒机切粒操作,最后得到所述的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下所举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由以下各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丙烯50份、纳米粒子添加剂1份、三聚氰胺50份、助剂的总量1.3份。
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制备方法为:
(1)按照重量称取各原料,并将其充分混合。
(2)将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混炼、冷却和切粒等操作,最后得到所述的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
实施例2
一种树脂包覆型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由以下各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丙烯40份、纳米粒子添加剂1.5份、三聚氰胺为45份、助剂的总量0.6份。
一种添加剂纳米粒子增强型阻燃塑料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杰鑫通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杰鑫通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