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热温差发电及海水淡化综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9771.5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徐庆坤;陈鹏;李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H02N11/0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淡化 太阳能光热 温差发电 热端 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太阳能发电 温差发电单元 透明盖板 综合系统 冷端 绝缘体 海水淡化单元 海水淡化领域 海水淡化系统 热交换单元 温度传感器 保温壳体 发电过程 换热翅片 回收热量 顺序连接 蓄电单元 循环水路 左右两侧 导热体 吸热体 冷热 绝缘 温差 体内 供电 申请 | ||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及海水淡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温差发电及海水淡化综合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温差发电单元、热交换单元和海水淡化单元,以及蓄电单元和循环水路单元;温差发电单元包括保温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以及分别设置在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左右两侧的热端和冷端;热端包括透明盖板、设置在透明盖板内侧的绝缘吸热体;冷端包括绝缘体导热体以及换热翅片;热端和冷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申请将太阳能发电与海水淡化联合使用,将太阳能光热温差发电用于为海水淡化系统供电。同时,利用其发电过程中冷热端的温差回收热量为海水淡化使用,使资源得到了有效充分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及海水淡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温差发电及海水淡化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无限开发等优点。太阳能发电技术有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两种,光伏发电是一种通过半导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电位差来发电的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就是利用太阳光热能转换电能的一种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成熟,只是成本过高,效率不理想。造成很难普及。而太阳能光热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却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且使用时限长,维护少,即经济又环保。
淡水资源有限,如何将海水淡化为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重大课题。目前,海水淡化中多采用蒸馏法,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具有运行平稳、噪音低以及维修操作方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热温差发电及海水淡化综合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光热温差发电及海水淡化综合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温差发电单元、热交换单元和海水淡化单元,以及蓄电单元和循环水路单元;
所述的温差发电单元包括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左右两侧的热端和冷端;所述的热端包括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的透明盖板内侧的绝缘吸热体;所述的冷端包括绝缘体导热体以及换热翅片;所述的热端和冷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换热翅片的一端与循环水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循环水出口连接;所述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与导线连接。
热交换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侧端的海水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下侧端的海水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中间位置的海水滤网、设置在所述的海水滤网上部的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海水滤网下部的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一端与循环用水入口连接,另一端与循环用水出口连接。
所述的海水淡化单元包括三个相互串联的海水淡化单元;所述的海水淡化单元通过真空管相互连接,所述的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用以为所述的海水淡化单元提供真空度;所述的海水淡化单元包括密封的蒸发室、设置在所述的蒸发室上端的冷凝管、设置在所述的蒸发室下方海水槽、设置在所述的海水槽内的换热管;所述的蒸发室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以测量各个蒸发室的压力;所述的海水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海水入口以及海水出口;所述的海水槽一侧设置有堰板用以调整海水的高度;所述的蒸发室设置有斜向的横板用以分隔淡水与浓海水;所述的蒸发室上侧端设置有淡水出口。
所述的水路单元包括海水循环水路单元以及纯净水循环水路单元;海水循环水路单元包括顺序管路连接的海水供水口、供水泵、海水淡化单元的冷凝管的入口、冷凝管的出口、热交换单元的海水入水口、海水出水口、海水槽的海水入口、海水出口、排水泵以及浓水排水管;所述的纯净水循环水路单元包括顺序管路连接的纯净水入口、循环水泵、所述的温差发电单元的换热翅片的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所述的热交换单元的循环用水入口、循环用水出口、所述的海水淡化单元的换热管的入口、换热管的出口、返回纯净水入口组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