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0535.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钟馨稼;钟旭航;丘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雷天温斯顿动力电池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铁锂基 改性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锆源的化合物投入到蒸馏水中,并通过球磨机粉碎处理至粒径为2~12um后,在常温下混合搅拌4~6分钟,得到混合液A;
(2)将质量比2:1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投入到蒸馏水中,并通过超声初步粉碎处理后,在常温下混合搅拌4~6分钟,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下以2~4℃/min的速度升温至40~60℃,再保温4~6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以体积比(1~2):1的比例的混合搅拌,得到锆掺杂的碳材料前驱体,并将锆掺杂的碳材料前驱体通过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进行干燥,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分别为800~960℃和70~60℃,闭式循环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的转速为24000~26000r/min,形成锆掺杂的碳材料;
(4)将磷酸铁锂粉碎到粒径3~6um,并将磷酸铁锂投入到搅拌釜中,按照磷酸铁锂和蒸馏水的质量比=1:(2~7)的比例缓慢添加蒸馏水,并添加偶联剂和导电剂,快速搅拌10~16min后,将步骤(3)中的锆掺杂的碳材料添加至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得到改性中间体;
(5)将步骤(4)制备的改性中间体加入雾化器中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该过程中是在保护气体作用下吹入气态碳源,使所述气态碳源在改性中间体表面裂解形成无定形碳,该无定形碳包覆在改性中间体的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2~6nm,即为所述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
所述的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偶联剂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异丁基酮肟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的导电剂为蔗糖或葡萄糖,所述偶联剂:导电剂:锆掺杂的碳材料的质量比为:(0.1~2:1~1.6: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是将所述步骤(4)中的改性中间体投入雾化器中,并在保护气体保护的状态下升温至500~700℃进行退火处理,然后由保护气体载入24~26%的气态碳源,气体流速50~1000ml/min,同时开启雾化器,保护气体将雾化器中雾化的细小成分带到高温炉中,保温1~12小时,使所述气态碳源在前驱体表面裂解形成无定形碳,该无定形碳包覆在改性中间体的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厚度为2~6nm包覆层,即为所述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锆源的化合物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2~6):50;所述步骤(2)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总质量和蒸馏水的质量之比为(4~4.8):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源为ZrO(NO3)2或ZrOC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雷天温斯顿动力电池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雷天温斯顿动力电池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5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