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明胶-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组合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0620.7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川;张思肖;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89/00 | 分类号: | C09J189/00;C09J175/08;C08G18/66;C08G18/48;C08G18/3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明胶 封闭 水性 聚氨酯 胶黏剂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业明胶交联封闭型水性聚氨酯木材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将来自于制革固体废弃物的工业明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溶胀,加热至完全溶解,得到一定浓度的明胶水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封闭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常温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明胶‑封闭型水性聚氨酯木材胶黏剂。利用封闭型水性聚氨酯交联工业明胶作为木材胶黏剂,能够提高其耐水性和粘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明胶-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组合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木材原料结构的变化,我国木质材料的供应已由实体木材转向胶接木材。现在的木制品大多是由人造板制作而成。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的人造板产量2016年达到3624万t,产量占世界人造板产量的60%以上。胶黏剂在人造板生产中起到粘结木材原料的作用,随着人造板生产量的增加,木材用胶黏剂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皮资源,是世界上的制革大国之一。制革工业是以原料的高投入和产品的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工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要产生140万吨的皮革边角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大部分是原皮修下的边角料、灰皮块等鞣制之前的不含铬胶原,以及蓝皮削匀、修边等产生的含铬胶原废弃物,可直接用来生产明胶、饲料等。基于此,利用废弃皮革屑中提取的工业明胶来合成新产品,不仅实现了废弃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毒胶囊”和“皮革奶”事件的发生,兼具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符合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胶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优良的天然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上含有丰富的氨基、羟基、羧基等官能团,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在制备胶黏剂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明胶的耐热、耐水性和力学性能较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所以必须对明胶进行改性,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样不仅利用了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且制得的胶黏剂除了具有一定的粘合作用外,还具有与甲醛反应的活性,即可除去其他胶黏剂释放出的游离甲醛,从而保护人类身体健康,顺应国际木材工业开发真正绿色环保、无毒的木基复合材料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皮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其高值转化,同时提供一种应用性能良好、绿色无污染的工业明胶-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并将其用于木材的粘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的工业明胶-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业明胶水溶液的制备:
将工业明胶10~20g加入80~90g去离子水中,在常温下溶胀30min,于40℃下加热直至完全溶解,得到明胶水溶液。
步骤二:封闭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将二异氰酸酯化合物64~128mmol、聚醚多元醇20~50mmol和2~3d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玻璃瓶塞的三口烧瓶中,混合均匀,50℃反应20min,升温至60~70℃,反应1~2h,制得聚氨酯预聚体;
(2)含亲水基团的低聚物二元醇扩链剂2.4~12mmol,升温70~90℃,而后降温至30~50℃,加入43~152mmol封闭剂封闭聚氨酯预聚体;
(3)将上述所得体系温度保持在30~40℃,加入与含亲水基团的低聚物二元醇等摩尔量的三乙胺中和20~60min;
(4)随后加入2~6倍的去离子水在高速剪切作用力下搅拌30~60min,反应结束后即可得到封闭型水性聚氨酯。
步骤三:工业明胶-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