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芦笋茎秆倒伐的搭架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787.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庄春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西南州林晨黔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0 | 分类号: | A01G22/10;A01B79/02;A01C21/00;C05G3/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茎 搭架 种植架 种植 茎秆 构架 铁棒 肥水管理 芦笋采收 绿色资源 密植栽培 上下移动 蔬菜种植 土壤整理 直立生长 水泥柱 幼苗期 节约 芦笋 不倒 扶正 罩住 竹竿 铁丝 钢管 高处 保证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芦笋茎秆倒伐的搭架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整理、密植栽培、搭架、肥水管理、芦笋采收5个种植工艺,通过构架10×10cm的种植架方块罩住芦笋茎秆,且种植架方块可随芦笋茎秆高度上下移动,平稳架在芦笋茎秆的2/3高处,从芦笋幼苗期到茎秆长至最高的过程中均能保证茎秆不倒伐,且能直立生长;同时,本发明通过铁丝和钢管或铁棒或水泥柱构架种植架,其使用年限为5年以上,一次搭架就可对芦笋茎秆进行多年扶正,有效节约了搭架成本和减少管理精力,相较于现有的竹竿搭架来说节约了大量的绿色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芦笋茎秆倒伐的搭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通常被称为石刁柏,以嫩茎作蔬菜食用,是世界著名蔬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原产地中海沿岸。欧洲栽培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后由欧洲移民传入美洲。19世纪末传入中国,但一直限于个别城市郊区少量栽培;20世纪60年代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现主要分布在台湾、浙江、山东、河南等省。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均作为蔬菜普遍栽培。
芦笋为多年生植物,一年种植,可连续采收8~15年,但芦笋茎秆高达1.5~2m,在风中容易倒伐;而芦笋叶在生长后期会退化成膜状,靠绿色的枝进行光合作用,如若茎秆倒伐,会造成倒伐的茎秆腐烂,失去光合作用,这对芦笋带来严重的伤害,使得芦笋畸形生长,个头矮化,减产。
现有的芦笋大多选用竹竿或木棍对芦笋茎秆进行搭架,以防止茎秆倒伐,搭架时间为茎秆长至80cm以上时;但竹竿或木棍使用周期有限,逐年更换大大增大芦笋种植成本和管理精力,同时还会浪费数量巨大的绿色资源;同时,现有的芦笋搭架只对80cm以上的芦笋茎秆进行搭架,无法从幼苗期对芦笋进行扶正,让其直立生长,若芦笋茎秆在生长期就倒伐或大幅度倾斜生长,后期的搭架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芦笋茎秆倒伐的搭架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芦笋茎秆倒伐的搭架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土壤整理: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园,将地表深翻40~45cm,除尽园中杂草、树根,暴晒1~3d,细碎平整,开设宽0.8~1m、深20~25cm的种植沟,沟与沟之间相距15~20cm,沟中施放基肥,每亩2500~3000kg,施肥后覆盖细土4~6cm;
b、密植栽培:种植沟处理结束后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株距30~35cm,定植时将幼苗地下茎部分,有着生鳞芽的一端顺着沟的走向分布,并将幼苗储藏根均匀展开覆土3~5cm并按实,再覆盖细土5~7cm,压实,浇足透根水;定植第二日松土3~5cm,松土时切勿损伤育苗;
c、搭架:定植7d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时清理并补栽;并于幼苗两侧搭设可上下滑动和固定的种植架;
d、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0~15d浇1次水溶肥,每株幼苗1~1.5kg;定植1.5月后施放有机肥,每株1~1.5kg,施肥后覆土至沟面与地平面平齐;之后每月除草一次,除草后松土3~5cm,再培土2~3cm,至沟面高于地平面10~12cm时不再培土;之后每年4月、9月、11月各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放有机肥1.5~2kg;
肥水管理过程中,控制种植架位于芦笋茎秆总高的2/3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西南州林晨黔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黔西南州林晨黔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优质辣椒选育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麦菜的冬季高产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