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个孔型系统实现多断面型钢共线轧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1177.5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洋;王刚;张世宇;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 |
代理公司: | 21234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型 轧制 椭圆孔 方钢 圆钢 共线 圆孔 孔型系统 过渡孔 边长 方孔 孔型 棒材生产线 断面型钢 钢材缺陷 机架配置 轧辊消耗 轧制生产 菱形 轧辊 菱形孔 轧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个孔型系统实现多断面型钢共线轧制的方法,在棒材生产线上实现直径为150mm圆钢与边长为115mm方钢共线轧制;其孔型排列依次为箱型孔、箱型孔、箱型孔、椭圆孔、过渡孔、椭圆孔、最后成品圆孔轧制直径为150mm圆钢;孔型排列为箱型孔、箱型孔、箱型孔、椭圆孔、过渡孔、椭圆孔、成品圆孔、菱形孔、最后成品方孔轧制边长为115mm方钢。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适合应用于方钢与圆钢的轧制生产,可以实现一条孔型系统共线轧制方钢与圆钢产品,机架配置由箱型、椭圆孔机架和圆孔机架组成,后连接有菱形以及方孔机架。此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轧辊的利用率,降低轧辊消耗,减少轧机更换次数,降低成本,降低操作难度,降低钢材缺陷比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具体说是一种钢材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方钢(尖角方钢和圆角方钢)生产孔型系统是以箱型孔型作为粗轧孔型,精轧孔型一般为箱型孔型系统,或椭圆—方孔型系统,或菱—方孔型系统,或菱—菱孔型系统等。可以利用现有800可逆式初轧机轧制方钢,箱型孔开坯,方型孔成型。也可以在连轧机上,以方型方钢为原料,通过交替分布的孔型系统轧制方钢。
圆钢生产孔型系统主要有箱型孔—方型孔—椭圆型孔—圆型孔系统,或椭圆型孔—圆型孔—椭圆型孔—圆型孔系统等。无论采用何种孔型系统,成品孔型总是圆孔型。
常规方钢设计有“箱型孔+菱型孔+方孔”、“椭圆孔+菱型孔+方孔”等孔型系统,这些孔型系统对于现有800圆钢生产线,均存在新开孔型多,成本高,轧机更换多,断面尺寸控制难度大,操作难度大等缺点,同时也存在角部折叠严重等得表面质量问题。因此,为了使生产方钢的成本更低,操作更简易,轧制质量更高,就要结合现有800圆钢生产线做最合理的孔型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的圆钢轧制生产线进行改造,可以生产方钢产品。具体技术方案是:连轧机轧制圆钢与方钢时,在棒材生产线上实现直径为150mm圆钢与边长为115mm方钢共线轧制;其孔型排列依次为箱型孔、箱型孔、箱型孔、椭圆孔、过渡孔、椭圆孔、最后成品圆孔轧制直径为150mm圆钢;孔型排列为箱型孔、箱型孔、箱型孔、椭圆孔、过渡孔、椭圆孔、成品圆孔、菱形孔、最后成品方孔轧制边长为115mm方钢。
圆形轧件进入大圆角菱形孔时,延伸系数在1.22-1.350范围内,同时要保证圆形轧件直径在150mm-155mm范围,以保证圆形轧件在大圆角菱形孔内成型。
菱形孔、最后成品方孔轧制边长为115mm方钢的孔型设计的理论依据是Wusatoski公式。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适合应用于方钢与圆钢的轧制生产,可以实现一条孔型系统共线轧制方钢与圆钢产品,机架配置由箱型、椭圆孔机架和圆孔机架组成,后连接有菱形以及方孔机架。此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轧辊的利用率,降低轧辊消耗,减少轧机更换次数,降低成本,降低操作难度,降低钢材缺陷比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在800圆钢生产线成功试轧φ150mm圆钢与边长为115mm方钢共线轧制,尺寸合格率100%,完全符合GB/T702-2008对圆钢与GIB1492-2005中对方钢尺寸以及允许偏差的要求。生产过程只需更换两架轧机,平均节约作业时间5小时,同时轧制钢材表面质量良好,角部无折叠等缺陷。
以φ150mm圆钢与边长为115mm方钢共线孔型系统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φ150mm圆钢尺寸满足GB/T702-2008Ⅰ组(±1.2mm),边长为115mm方钢尺寸满足GIB1492-2005见表1。
表1边长为115mm方钢截面尺寸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1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