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圈破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1371.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青;王海霞;孙正琪;吴培坤;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00 | 分类号: | B65H49/00;B65H59/02;B65H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孙丽娜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圈 破裂机构 管纱 护板 自动络筒机 破裂 固定支架 破裂装置 纱线 产品竞争力 工作效率 导纱器 筒管 退绕 退线 裸露 高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圈破裂装置,包括将管纱一端裸露的筒管及部分纱线包裹的气圈破裂机构I、设置在管纱退线1/3处的气圈破裂机构II,所述气圈破裂机构I包括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气圈破裂护板、所述气圈破裂护板中设有导纱器;所述气圈破裂护板将部分管纱包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提高纱线的退绕速度,提高自动络筒机的工作效率,实现自动络筒机的高速高产,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圈破裂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络筒机在进行管纱退绕的过程中,随着纱线的退绕运动退绕的纱线会在管纱的周围膨胀产生气圈,如图1。当气圈形状变化不均匀或超过规定以上会导致纱线退绕张力不均匀,退绕管纱脱圈,产生断纱现象。
现有已知SMARO系列自动络筒机其具有限制气圈膨胀的装置。该装置在退绕管纱上方,为四边形开口结构,退绕纱线在该装置内部穿过,将退绕形成的气圈限制在该装置范围内,起到抑制气圈膨胀上限使退绕纱线张力稳定防止断纱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为了实现自动络筒机的高速高产,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提高纱线的退绕速度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若纱线退绕速度提高,则纱线退绕时的气圈无法充分膨胀。特别是,被退绕管纱的纱线量成为1/3以下时,气圈变小,或因为退绕速度变快后,产生退绕的纱线没有形成气圈的状态被退绕的纱线容易与纱线层的表面或空管表面摩擦,其结果是,造成管纱退绕纱线脱圈,进而造成纱线产生断纱。这样,单纯提高卷绕速度,会频繁地发生由上述那样的脱圈所引起的断纱,因此,反而会导致自动络筒机的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圈破裂装置,该装置控制纱线退绕时产生的气圈,尤其当纱线量退绕到1/3处时该装置使气圈充分膨胀使退绕时的纱线张力稳定并防止断纱提高自动络筒机的工作效率,实现自动络筒机的高速高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圈破裂装置,包括将管纱端部及部分纱线包裹的气圈破裂机构I、设置在管纱退线1/3处的气圈破裂机构II,所述气圈破裂机构I包括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气圈破裂护板、所述气圈破裂护板中设有倒纱器;所述气圈破裂护板将部分管纱包裹。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利用两个气圈破裂机构,分别包含管纱端部和管纱退纱1/3处,气圈破裂机构I主要控制管纱1/3处以上,将气圈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纱道始终被限制在相同位置,降低了由于管纱退绕气圈波动造成的退纱动力及张力波动较大造成的断纱率。气圈破裂机构Ⅱ主要控制管纱1/3处以下的退绕,现有技术中,当纱线退绕到管纱1/3处以下时因为退绕速度变快,纱线退绕时的气圈无法充分膨胀退绕或纱线没有形成气圈的状态,造成管纱退绕纱线脱圈,甚至断纱。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圈破裂机构II的设置,使得纱线形成气圈,抑制管纱退绕纱线脱圈造成的纱线断纱。
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还做出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气圈破裂装置II包括气圈生成器、与气圈生成器相连用于驱动其运动的气缸、用于检测纱线退纱位置的检测装置、控制气缸动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在管纱退线1/3处,所述气缸位于检测装置的上方。本改进方案中,当管纱退纱到1/3处时,检测装置反馈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驱动气缸动作,将气圈生成器靠近管纱将其包含,使得纱线形成气圈。
进一步地,所述气圈破裂板的横截面呈喇叭形。本改进方案是为了更好的将管纱包含,稳定气圈。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射端、设在筒纱另一侧的接收端,所述检测装置为对射式传感器。本改进方案中,采用对射式传感器,将管纱退纱到1/3处后,发射端的传感器发射的信号因没有纱线的遮挡才能发射被接受端的传感器接受,控制装置得到检测装置的信号后,驱动气缸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圈生成器为开口式弧形结构将管纱包含。本改进方案是为了更好的将管纱包含,稳定气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1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梁帽铺布小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往复回转轴间线缆往复退绕和卷绕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