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聚酰亚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2352.2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齐胜利;董国庆;孙国华;田国峰;武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M15/59 | 分类号: | D06M15/59;D06M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酰亚胺 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一种交联聚酰亚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合成一定固含量的聚酰胺酸,然后经过静电纺丝制备出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再经过热亚胺化处理得到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将制备好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浸泡在一定固含量的聚酰胺酸溶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最后将浸泡后的纤维膜经过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处理,从而制备出具有一定交联度的聚酰亚胺纤维膜。本发明的方法实施过程简单,交联度可调可控,成本低廉,适用于所有种类的聚酰亚胺,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酰亚胺纤维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联聚酰亚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和电动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电池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第三电极,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各项性能,特别是安全性能。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是聚烯烃隔膜: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隔膜。虽然聚烯烃隔膜具有力学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和电池性能稳定的优点,但是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耐温性差,在高温和大功率充放电情况下容易发生融化,引起电池的短路甚至爆炸。近年来,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许多耐高温高聚物无纺膜成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潜在替代品。其中,聚酰亚胺(PI)作为目前高分子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热性能、介电性能、耐腐蚀性能、耐辐射性能和耐化学药品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虽然具有耐高温性能优异和孔隙率高的特点,但是其无纺疏松的层间结构也使其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大功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使用要求。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纳米纤维之间的交联成为了普遍采用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CN102766270A和CN10421333A等专利对制备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膜进行了报道。其中专利CN102766270A使用碱液刻蚀的方法使纤维表面产生粘结,经过热处理后得到具有交联形貌的聚酰亚胺纤维膜,但是碱液的刻蚀会损坏纤维的结构,对其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要经过水洗处理,工艺复杂且不环保。专利CN10421333A采用高温熔融的方法使纤维之间产生交联点,但是可以熔融的聚酰亚胺种类非常有限,大部分不能高温熔融的聚酰亚胺便不能采用此种方式,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聚酰亚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工艺过程简单,绿色环保,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交联聚酰亚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固含量为8%~30%的聚酰胺酸溶液,经静电纺丝法制得聚酰胺酸纤维膜;
B:将步骤A制得的聚酰胺酸纤维膜置于热炉中,升温至300~350℃,并保持1~3h,使聚酰胺酸纤维膜转变为聚酰亚胺纤维膜;
C:将步骤B制得的聚酰亚胺纤维膜浸泡在固含量为0.1~5%的聚酰胺酸溶液中1~30min,在此过程中聚酰胺酸溶液会吸附在聚酰亚胺纳米纤维之间;
D:将步骤C制得的聚酰亚胺纤维膜置于热炉中,升温至300~350℃,并保持1~3h,此时吸附在纳米纤维之间的聚酰胺酸转变为聚酰亚胺,并且形成了交联点,从而制得具有交联形貌的聚酰亚胺纤维膜。
其中步骤B或D中的升温速率为2℃/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以下优良效果:
1.采用简单的浸渍方法即可实现纤维之间的交联,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易满足,成本低廉,可用于所有体系的聚酰亚胺纤维膜。
2.通过改变聚酰胺酸浸泡溶液的固含量和浸泡时间即可控制聚酰亚胺纤维膜的交联程度,极易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酸溶液固含量越高、浸泡时间越长,纤维膜的交联程度越大。
本发明所制得的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膜,具有交联度可调可控,力学性能优异和热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大功率锂离子电池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