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链条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2457.8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锋;贾留鹏;陈清扬;李吉轩;唐健;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3/40 | 分类号: | B66C13/40;B66C13/00;F16H7/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起重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链条式起重机,传动模块为棘轮式链轮双链条传动模块,通过轴承固定在金属框架上,传动模块的侧向设有为传动模块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变向行进装置设置在金属框架的底部,变向行进装置上连有为其提供动力的步进电机,变向行进装置上还连有遥控模块,起重机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模块实现对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的控制;回转直板钩包括板状的起吊部件、长轴和短轴,其中长轴和短轴分别与传动模块链条固定连接,起吊部件与短轴间隙配合且转动连接,起吊部件上套有间隙配合的滑块,长轴与滑块间隙配合且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将起重机传动的机械原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运动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链条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港口物流机械要求的提高,港口对于起重机械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国产起重机械向自动化、专业化趋势发展。中国起重机械企业已经有能力对现有技术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出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到目前,我国起重机械行业的产品种类已超过1000个,并不断有新的起重机械设备问世。但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如何提高起重机工作效率、如何减少空间资源的使用、如何使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等很多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以上背景,起重机制造逐渐趋于智能化,一些新式起重机应运而生。而现有的起重机的运作大多靠优秀的起重机司机手动控制,且运输方式多为平动运输后逐个叠放。这就意味着现在的起重作业存在操作要求高、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链条式起重机,在将起吊物品平动运输并逐个叠放的作业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链条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框架、传动模块、回转直板钩和变向行进装置;其中,传动模块为棘轮式链轮双链条传动模块,通过轴承固定在金属框架上,传动模块的侧向设有为传动模块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
所述的变向行进装置设置在金属框架的底部,变向行进装置上连有为其提供动力的步进电机,变向行进装置上还连有遥控模块,起重机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模块实现对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的控制;
所述的回转直板钩包括板状的起吊部件、长轴和短轴,其中长轴和短轴分别与传动模块链条固定连接,起吊部件与短轴间隙配合且转动连接,起吊部件上套有间隙配合的滑块,长轴与滑块间隙配合且转动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金属框架上设有2块限位板,其中一块位于金属框架的前方,另一块位于金属框架的中部,所述的传动模块固定在金属框架的后方,所述的前方为起重机起吊物体运动的前方。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金属框架包括顶部的方形框架,以及与方形框架的四个角固定连接的四条支柱。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棘轮式链轮双链条传动模块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传动机构,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一上一下两个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的链轮,每个链轮配有一个同轴的小棘轮式链轮,两个小棘轮式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位于上方的两组传动机构的链轮和小棘轮式链轮通过主动轴连接,主动轴与所述的直流电机连接,位于下方的两组传动机构的链轮和小棘轮式链轮通过从动轴连接,从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的金属框架连接。
按上述方案,链轮与主动轴之间过盈配合,小棘轮式链轮通过轴承与主动轴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变向行进装置包括一对左旋的麦克纳姆轮和一对右旋的麦克纳姆轮,每个麦克纳姆轮配有一个所述的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航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桥式起重机上升限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