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触变性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3266.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伟;陈娟;唐洁;姚佳楠;黄海;元强;周大军;王仲汉;刘洋;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26;B28B1/00;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性 打印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触变性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一立方混凝土计,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水泥35~40%、聚羧酸减水剂0.1~0.4%、聚丙烯纤维0.1~0.4%、3D打印混凝土专用触变剂1.0~3.0%、水12.5~14.5%、其余为砂。本发明使用3D打印混凝土专用触变剂制备出高触变性、良好流变性能、打印过程不开裂、稳泡能力强、泵送性、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的3D打印混凝土,兼具早强性能,3D打印的凝结时间缩短,有利于在多层覆盖荷载后也不发生明显变形;本发明原材料获取简单、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而且能极大改善3D打印混凝土的可打印性、外表面的平整度和早期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足可泵送性、可挤出性和良好建造性的高触变性混凝土,具体是一种高触变性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快速成型的技术,通常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目标物在电脑上用3D模型呈现出来,然后将模型分块分层,打印机分层打印,层层叠加,最后形成完整的物体。3D打印技术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相对于传统建造方式,混凝土3D打印环保、节能和安全,如果实现大规模应用,必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
3D打印技术对混凝土提出了如下特殊性能要求:(1)流变性,3D打印混凝土一般是通过泵送的方式将材料输送至打印头,需要打印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具有一定的可泵送性;(2)可挤出性,打印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打印头挤出时,应能保持良好的均匀性;(3)可建造性,材料挤出至设计位置后需保持一定的形状,并且在第二层材料叠上来前,第一层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承载力,而不发生明显变形。形状保持能力一方面取决于浆体的触变性和凝结速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打印层厚度和打印的速度。如材料不具备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难以打印出设计外形。
触变剂的作用机理是触变剂在水泥基材料中能形成絮凝结构。当新拌水泥基材料受到剪切作用时,所形成的的絮凝结构被打破,恢复流动性;当剪切作用停止时,水泥基材料中重新形成絮凝结构,流动性降低。
目前大部分水泥基触变剂都是适用于预应力灌浆、自流平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比如申请号为201410283518.0名为“一种水泥基体系用触变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适用于大流动度体系,主要解决混凝土和易性问题。申请号为201310459296.9名为“一种预拌砂浆保水触变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多的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和粘聚性。申请号为201611221165.7名为“一种水泥基体系用触变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液体触变剂不利于3D打印建筑干粉料的工厂化生产。申请号为201610894393.4名为“聚羧酸减水剂用触变剂、触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应用”中白炭黑主要通过吸附水起到触变作用,而聚羧酸减水剂是通过空间位阻或者静电作用释放颗粒间水分,减少新拌混凝土用水量,增强用水量和耐久性。申请号为201710567069.6名为“一种环保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发泡剂并不能起到絮凝作用,且不在无机盐范畴内,同时其中的聚丙烯酰胺作为稳泡剂的一种,不具备触变早强作用,聚丙烯酰胺在合理掺量范围内才能起到发挥触变早强作用,掺量低仅仅起到增稠或触变作用,掺量高,触变性过高,材料需要强大的剪切力才能破坏絮凝结构,难以实现流动性能。针对这些问题,3D打印混凝土必须采用合适的触变剂,能够满足流动性、泵送性、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要求,这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上的应用会有很大的推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触变性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触变性3D打印混凝土,按一立方混凝土计,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进一步方案,所述3D打印混凝土专用触变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3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