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4936.3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夏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容器 雾化装置 密封盖 排气孔 微颗粒 消音 分离器 超声波发射器 外壳顶部 雾化设备 消音装置 液体雾化 排气管 舒适度 雾气 噪音 吸收 | ||
1.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使液体雾化的雾化容器(3),雾化容器(3)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4),外壳(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顶部开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排气管(14)连接有分离器(15),分离器(15)包括圆锥形的螺旋流道,螺旋流道的锥形顶部开有气体出口(23),螺旋流道的锥形底部中央开有液体出口(24),螺旋流道的锥形底部的边沿处连接有气体入口(21),气体入口(21)与螺旋流道的锥形底部的边沿相切;排气管(14)上设置有主动消音器(25),主动消音器(25)包括消音腔,消音腔内壁设置有第一扬声器(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0)上与外壳(1)的连接处设置有导通插头(29),第一扬声器(26)通过电缆与导通插头(29)电连接;外壳(1)上与密封盖(10)的连接处设置有导通插座(30),当密封盖(10)密封装置时,导通插座(30)与导通插头(29)配合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上设置有声音采集器(27),声音采集器(27)通过电缆与导通插头(29)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21)通过排气管(14)与排气孔相连通,液体出口(24)通过管道穿过密封盖(10)连通到雾化容器(3)内部;液体出口(24)与密封盖(10)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可向内导通的第一单向阀(2);气体出口(23)通过管道连通有出气口(17),出气口(17)上设置有向外流通的第二单向阀(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0)顶部开有进气孔,进气孔连接有过滤器(12),过滤器(12)上开有连接头(20),连接头(20)连接有进气管(9),进气管(9)穿过进气孔延伸到雾化容器(3)的中下部;密封盖(10)与雾化容器(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与进气管(9)之间设置有主动消音装置,主动消音装置内设置有第二扬声器(28),第二扬声器(28)通过电缆与导通插头(29)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2)包括过滤管(18),过滤管(18)包括多个直径小于1毫米的管道组成;过滤管(18)的输入端通过进气口(13)与外界相连通,过滤管(18)的出气端连接有过滤网(1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控制器(7),控制器(7)通过电缆与超声波发射器(4)电连接,控制器(7)通过电缆与第一扬声器(26)、声音采集器(27)、第二扬声器(28)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颗粒消音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侧面设置有电源按钮(8),电源按钮(8)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电连接,电源按钮(8)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电路(5);外壳(1)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6),充电接口(6)通过电缆与电源电路(5)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49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