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航海用集体救生筏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5138.2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宇;邹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4 | 分类号: | B63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筏 弹性堵 救生筏 气囊单元 张力释放 堵头 航海 船舶 收纳 充气端口 结构稳定 内部设置 相邻气囊 装置结构 边缘部 上表面 倾覆 松开 撑紧 充气 挡圈 底被 围圈 堵住 容纳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航海用集体救生筏,包括充气筏底,充气筏底由多个气囊单元组成,相邻气囊单元之间设置有气体张力释放通道,气囊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堵杆,弹性堵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堵住两侧的气体张力释放通道的堵头,堵头的内侧设置有挡圈,充气筏底上设置有充气端口,充气筏底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围设有充气围圈。在本发明中,在气囊单元中充入气体时,弹性堵杆上的堵头将会堵紧气体张力释放通道,多个弹性堵杆的相互作用使得充气筏底被撑紧,使得整个救生筏结构稳定不易倾覆,当抽走气囊单元中的气体时,弹性堵杆将会松开,使得整个救生筏易于收纳携带,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纳人员众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航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航海用集体救生筏。
背景技术
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一般包括: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浮具、个人救生设备、救生抛绳器、通讯、烟火信号及艇筏的登乘、降落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救生筏,体积过小无法对众多的人进行救助,海上常会发生集体救助或集体遇险,这种情况下传统救生筏、救生圈则很难起到救生作用,而大型的救生筏体积过大,小吨位的船只无法大量携带,而且设备成本高,有的结构还复杂操作很麻烦,结构不够稳定,存在倾覆的风险,因此,设计一款结构简单可同容纳多人安全稳定的救生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船舶航海用集体救生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舶航海用集体救生筏,包括充气筏底,所述充气筏底由多个气囊单元组成,相邻所述气囊单元之间设置有气体张力释放通道,所述气囊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堵杆,所述弹性堵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堵住两侧的气体张力释放通道的堵头,所述堵头的内侧设置有挡圈,所述充气筏底上设置有充气端口,所述充气筏底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围设有充气围圈,所述充气围圈的底部与充气筏底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围圈的内部与充气筏底的内部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单元为长条形,且竖直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筏底上设置有过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筏底上的气囊单元的连接部分由高强度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端口上设置有翻盖。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围圈充气后的最大高度为70cm。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围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架设筏桨的卡环。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筏底的长为3m,宽为2.5m,其整体为长方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气囊单元中充入气体时,弹性堵杆上的堵头将会堵紧气体张力释放通道,多个弹性堵杆的相互作用使得充气筏底被撑紧,使得整个救生筏结构稳定不易倾覆,当抽走气囊单元中的气体时,弹性堵杆将会松开,使得整个救生筏易于收纳携带,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纳人员众多。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5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舷防碰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独立多气囊式游泳训练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