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动力燃料的环保型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6331.8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英;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英资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40 | 分类号: | C01B3/40;C01B3/50;C10L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刘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动力 混合液 冷却降温 气化 降温通道 裂解反应 反应池 环保型 氢燃料 燃料 合成 液态二氧化碳 第二催化剂 第一催化剂 混合液加热 气体混合物 燃料纯度 燃料合成 燃烧性能 原料混合 氢气 反应炉 含硫量 称取 储氢 后排 装入 备用 | ||
本发明属于氢动力燃料合成领域,涉及一种氢动力燃料的环保型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加热至第一混合液完全气化;将气化后的原料通入反应炉中,气化后的原料在第一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得到氢动力燃料;将裂解反应得到的气体混合物通过降温通道进行冷却降温;将冷却降温后排出降温通道的氢燃料装入储氢罐中备用,使上述冷却降温后的液态二氧化碳流入反应池中;向反应池中通入氢气并加入第二催化剂反应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入另一条生产线进行上述S2‑S5,制得另一品质的氢燃料七个步骤;本发明得到的氢动力燃料纯度高、稳定性好、含硫量低且燃烧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方法,属于氢动力燃料合成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动力燃料的环保型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是能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包含反应)释放出能量的物质。燃料的种类有多种,按形态可分为固体燃料(如煤、炭、木材)、液体燃料(如汽油、煤油、石油)、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煤气、沼气);按类型可以分为化石燃料(如石油、煤、油页岩、甲烷、油砂等)、生物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等)、核燃料(如铀235、铀233、铀238、钚239、钍232等)。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化石、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无限制开采不仅导致不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量日益减少,价格攀升,而且这些能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加重,进而引发极端天气现象,因此,人类正面,临着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导致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巨大威胁。
为了克服不可再生能源存在的缺陷,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廉价制取、可再生及无毒无害的清洁能源。而氢能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地球上的氢资源极其丰富;氢燃烧又生成水,所以氢是一种不受资源限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无污染,氢气本身无毒,燃烧时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但比石油基燃料燃烧时的产生量低80%,不会像矿物燃料那样产生大量烟尘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所以氢是最清洁的能源;热值高,除核燃料外,氢的燃烧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等优点而被广泛作为新能源使用。
现有氢动力能源生产中存在原料储存不便、反应速度控制不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氢动力燃料的环保型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动力燃料的环保型合成方法,从而解决了以往氢动力能源合成过程中原料储存不便及反应速度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氢动力燃料的环保型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S2.将上述得到的第一混合液加热至第一混合液完全气化;
S3.将上述得到的气化后的原料通入反应炉中,气化后的原料在第一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得到氢动力燃料;
S4.将上述裂解反应得到的气体混合物通过降温通道进行冷却降温;
S5.将上述冷却降温后排出降温通道的氢燃料装入储氢罐中备用,使上述冷却降温后的液态二氧化碳流入反应池中;
S6.向反应池中通入氢气并加入第二催化剂反应得到第二混合液;
S7.将第二混合液加入另一条生产线进行上述S2-S5,制得另一品质的氢燃料。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原料包括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主要原料为甲醇或乙醇,辅助原料为水,所述甲醇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7∶5,所述乙醇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英资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英资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放热耦合的制氢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新式天然气制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