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6793.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谢晔源;吴扣林;祁琦;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包含一条储能母线和N个分布式变流器,N≥2;
所述分布式变流器包含一个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和至少一个分离式储能单元,所述分离式储能单元包括储能单元、第一开关组与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串联在储能单元与电力电子变换单元的直流侧之间,通过分开第一开关组中的正极开关与负极开关,使储能单元与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分离;所述第二开关组串联在储能单元与储能母线之间,通过分开第二开关组中的正极开关与负极开关,使储能单元与储能母线分离;
当分布式变流器独立运行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开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第二开关组;
步骤2:分开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直流开关;
步骤3:闭合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第一开关组;
步骤4:启动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单元为直-直变换器,所述直-直变换器的一端与分离式储能单元连接,另一端作为直流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单元为直-交变换器,所述直-交变换器的直流端与分离式储能单连接,另一端作为交流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变流器还包含直流开关与限流电阻的并联连接,所述并联连接串联在第二开关组与储能母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还包含N个分布式控制器,N≥2,所述分布式控制器一对一控制分布式变流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还包含1个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N个分布式控制器通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正极开关和负极开关均由两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反向串联连接构成。
8.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包含一条储能母线和N个分布式变流器,N≥2;
所述分布式变流器包含一个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和至少一个分离式储能单元,所述分离式储能单元包括储能单元、第一开关组与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串联在储能单元与电力电子变换单元的直流侧之间,通过分开第一开关组中的正极开关与负极开关,使储能单元与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分离;所述第二开关组串联在储能单元与储能母线之间,通过分开第二开关组中的正极开关与负极开关,使储能单元与储能母线分离;
当分布式变流器共享储能单元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闭合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第一开关组;
步骤2:分开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直流开关;
步骤3:闭合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第二开关组;
步骤4:等待各个分布式变流器的直流电压均衡后,闭合所有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直流开关;
步骤5:启动分布式变流器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单元为直-直变换器,所述直-直变换器的一端与分离式储能单元连接,另一端作为直流输出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单元为直-交变换器,所述直-交变换器的直流端与分离式储能单连接,另一端作为交流输出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所述变流器还包含直流开关与限流电阻的并联连接,所述并联连接串联在第二开关组与储能母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7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综合治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