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6825.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欣;侯雪松;郭晖;段德馨;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截面 局部 屈曲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包括内核构件、约束配件、连接部件。内核构件为H形截面柱;约束配件由翼缘外侧约束、翼缘内侧及腹板约束组成;翼缘外侧约束是由两块平钢板焊接的而成的T形组件构成;翼缘内侧及腹板约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组件为翼缘内侧及腹板两侧约束,在加工厂提前焊好;第二组件为腹板中间约束;第三组件为钢垫板。连接部件包括拼接盖板和螺栓,拼接盖板主要用于约束配件的上下连接;在约束配件及拼接盖板的相应位置开孔,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可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H形柱,能有效的约束局部屈曲,增强其稳定性,节省钢材,实现不错的经济效益,完美的诠释了装配化的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屈曲约束支撑又称防屈曲支撑或BRB(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产品技术最早发展于1973年的日本,当时的一批日本学者成功研发了最早的墙板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并对其进行了加入不同无粘结材料的拉压试验;1994年北岭地震后,美国也开始对防屈曲支撑体系进行相应的设计研究和大比例试验,同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该支撑体系较其他支撑体系的优点。
屈曲约束支撑一般由3部分构成,即核心单元、约束单元及滑动机制单元,其中核心单元即芯材,又称为主受力单元,是构件中主要的受力元件,由特定强度的钢板制成。常见的截面形式为十字形、T形、双T形和一字形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刚度要求和耗能需求。约束单元又称侧向支撑单元,负责提供约束机制,以防止核心单元受轴压时发生整体或余部屈曲。比较常见的约束形式为钢管填充混凝土或纯钢型结构约束。滑动机制单元又称为脱层单元,是在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间提供滑动的界面,使支撑在受拉和受压时尽可能有相似的力学性能,避免核心单元因受压膨胀后与约束单元间产生摩擦力而造成轴压力的大量增加,这种滑动单元一般是由无粘结材料制作而成的。
如前所述,常见的屈曲约束支撑包括两种类型——灌浆型和纯钢型,灌浆型指约束材料为混凝土材料,而纯钢型则指整个产品仅使用钢材的情况,灌浆型产品为早期产品,使用较为广泛,而纯钢型则相对发展较晚,但由于其自身优势明显,已开始在各国大面积使用。灌浆型与纯钢型屈曲约束支撑有如下优缺点:1、灌浆型由于使用混凝土做为填充材料,与纯钢型相比,其质量较为难以控制,而纯钢型则可直接使用成熟的钢结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质量可严格控制到机械产品的精度;2、灌浆型由于产品本身使用混凝土灌浆料,而纯钢型一般内部为空心结构,因此灌浆型自重要比纯钢型大很多;3、灌浆型由于受其自身产品结构的限制,很难将截面做的很小,而同样吨位下,纯钢型则形式更为自由,体积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约束配件由翼缘外侧约束、翼缘内侧及腹板约束组成。翼缘外侧约束是由两块平钢板焊接的而成的T形组件构成;翼缘内侧及腹板约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组件为翼缘内侧及腹板两侧约束;第二组件为腹板中间约束;第三组件为钢垫板;拼接盖板用于上、下约束配件的连接。在约束配件及拼接盖板的相应位置开孔,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可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H形柱,能有效的约束局部屈曲,增强其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由内核构件、约束配件和连接部件组成;
内核构件是一H形截面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梁及端梁结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直型墙体构造柱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