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6843.4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雷双瑛;郭斯佳;沈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32 | 分类号: | H01S5/32;H01S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激光二极管含有氮化硼-八磷化二钾异质结,其结构包括硅衬底(2),在硅衬底(2)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包覆层(3),下包覆层(3)的上表面沉积有有源层(4),有源层(4)上表面沉积有上包覆层(5),在上包覆层(5)的上表面蒸镀金属层作为上电极(6),在硅衬底(2)的下表面蒸镀有金属层作为下电极(1);
其中所述的有源层(4)为八磷化二钾薄层,是量子阱区,其厚度为30~50nm;
所述的上包覆层(5)和下包覆层(3)均为氮化硼薄层,其中上包覆层(5)掺杂Si形成n型氮化硼,其中Si与氮化硼的原子个数比为10~20:100;下包覆层(3)掺杂Be形成P型氮化硼,其中Be与氮化硼的原子个数比为30~40:100;且上包覆层(5)和下包覆层(3)的厚度均为30~50nm;
所述的上包覆层(5)、有源层(4)和下包覆层(3)构成I型双异质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极管的左右两端上部形成有光非吸收窗口(7),且其深度大于电极上包覆层(5)以及有源层(4)的厚度之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上包覆层(5)的上表面蒸镀金属层作为上电极(6),在硅衬底(2)的下表面蒸镀有金属层作为下电极(1),金属层为均匀且纯度大于95wt%的铝层,且上电极(6)的面积大小为有源层(4)面积的10%~1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干净的硅衬底(2)上表面沉积下包覆层(3);
2)在下包覆层(3)上表面沉积有源层(4);
3)在有源层(4)上表面沉积上包覆层(5);
4)在上包覆层(5)上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层,作为上电极(6);在硅衬底(2)的下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层,作为下电极(1);
其中步骤2)所述的在下包覆层(3)上表面沉积有源层(4)的步骤如下:八磷化二钾由质量比为1:3.2~1:4的钾和红磷在850~1000℃下制备得到,通过机械剥离得到所需厚度的八磷化二钾薄层,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氮化硼薄层上沉积八磷化二钾薄层,即有源层(4),两种材料相结合形成氮化硼和八磷化二钾异质结。
5.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干净的硅衬底(2),是指将硅片依次用丙醇、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后并经氮气吹干,去除硅片表面的水汽后得到所述的干净的硅衬底(2)。
6.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包覆层(3)和上包覆层(5)均为氮化硼薄膜,通过采用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制备,具体如下:以质量比为1:1.7~1:2的B粉和氨气为先驱体,并辅以MgO和FeO粉末,在900~1200℃的条件下反应1~1.5h,之后添加指定量的Si粉得到n型氮化硼,即下包覆层(3),或者添加指定量的B粉得到P型氮化硼,即上包覆层(5),其中MgO和FeO粉末的总质量为B粉质量的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68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