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定位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7418.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玉龙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伤仪探头 连接线缆 探头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探伤仪本体 损伤区域 上表面 同步杆 有压力 探芯 超声波探伤 标记液体 顶端连接 内部设置 一端连接 标记圈 下压力 压力片 底端 增设 贯穿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定位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包括探伤仪本体,所述探伤仪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有探伤仪探头,所述探伤仪探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片,所述压力片的底端设置有压力同步杆,所述压力同步杆的另一端贯穿探伤仪探头的上表面到达探伤仪探头的内部,所述探伤仪探头的内部设置有探头探芯,所述探头探芯的顶端与连接线缆的一端顶端相连接;超声波探伤仪的探头内部增设了标记液体瓶与标记圈,工作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损伤区域即可按下压力片对该区域进行标记,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进行操作,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精确的标记的损伤区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波探伤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定位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广泛应用在锅炉、压力容器、航天、航空、电力、石油、化工、海洋石油、管道、军工、船舶制造、汽车、机械制造、冶金、金属加工业、钢结构、铁路交通、核能电力、高校等行业。目前的超声波探伤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标记设备的损伤区域,使用过程中多有不便,针对目前的超声波探伤仪使用时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探伤仪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并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定位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定位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超声波探伤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标记设备的损伤区域,使用过程中多有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定位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包括探伤仪本体,所述探伤仪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有探伤仪探头,所述探伤仪探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片,所述压力片的底端设置有压力同步杆,所述压力同步杆的另一端贯穿探伤仪探头的上表面到达探伤仪探头的内部,所述探伤仪探头的内部设置有探头探芯,所述探头探芯的顶端与连接线缆的一端顶端相连接,所述探头探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标记液体瓶,所述标记液体瓶的底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顶端通过注塑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标记液体瓶的底面到达标记液体瓶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压铸设置有防脱落环,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标记液体瓶的底面内壁接触,所述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杆顶端的防脱落环底面接触,所述密封圈的下表面通过注塑设置有咬合倒钩。
优选的,所述咬合倒钩的一侧设置有标记圈,所述标记圈的内部设置有毛刷刷毛,所述毛刷刷毛的底端贯穿标记圈的底面到达标记圈的下方,所述标记圈的上表面通过压铸设置有液体流通凹槽,所述毛刷刷毛的顶端与液体流通凹槽的内部接触,所述咬合倒钩与标记圈相咬合。
优选的,所述探伤仪探头的外观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探伤仪探头的内部设置有标记液体瓶,所述标记液体瓶的内侧设置有探头探芯,所述探头探芯的底端贯穿标记圈的两侧表面到达标记圈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标记圈的外观结构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标记圈的底面均匀设置有毛刷刷毛,所述标记圈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圈的环形凹槽,所述两圈的环形凹槽内侧设置有防溢流槽。
优选的,所述压力同步杆的外观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压力同步杆的顶端外侧表面通过切割设置有螺纹,所述压力同步杆通过螺纹与压力片相啮合连接,所述压力同步杆的底端通过注塑与标记圈的上表面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声波探伤仪的探头内部增设了标记液体瓶与标记圈,工作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损伤区域即可按下压力片对该区域进行标记,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进行操作,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精确的标记的损伤区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探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玉龙,未经郭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粘接构件的粘接缺陷检测方法
- 下一篇: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