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7527.9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统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G7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1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二甲基甲酰胺 反应釜 聚酰亚胺薄膜 均苯四甲酸二酐 二氨基二苯醚 交替共聚 四酸二酐 二苯酮 主溶液 质量百分比 胶液制备 流延机 凝胶膜 溶液滴 收卷机 胶液 收卷 冷却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均苯四甲酸二酐1%‑10%、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1%‑10%、二氨基二苯醚1%‑15%、二甲基甲酰胺70%‑90%,制备方法为:先取出占二甲基甲酰胺总量40%‑60%的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反应釜A内,然后向反应釜A内加入二氨基二苯醚,制备得到主溶液,将剩余的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反应釜B内,然后再将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加入反应釜B内,制备得到辅溶液,将辅溶液滴加到主溶液中,然后再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搅拌完成后制备得到胶液;流延机将胶液制备成凝胶膜;制备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冷却完成后使用收卷机进行收卷即可。本发明具有韧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耐温性能好、抗辐射性能强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电气、机械、微电子、化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酰亚胺化学性质稳定,聚酰亚胺不需要加入阻燃剂就可以阻止燃烧,一般的聚酰亚胺都抗化学溶剂如烃类、酯类、醚类、醇类和氟氯烷,它们也抗弱酸,但是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的韧性不是很好,因此不适用于一些对聚酰亚胺薄膜的韧性要求高的特殊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酰亚胺薄膜韧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均苯四甲酸二酐1%-10%、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1%-10%、二氨基二苯醚1%-15%、二甲基甲酰胺70%-90%。
作为优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均苯四甲酸二酐4.64%、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6.85%、二氨基二苯醚8.51%、二甲基甲酰胺80%。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交替共聚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上述质量百分比,先取出占二甲基甲酰胺总量40%-60%的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反应釜A内,然后向反应釜A内加入二氨基二苯醚,在22℃-25℃的条件下搅拌30min-60min,制备得到主溶液,将剩余的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反应釜B内,然后再将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加入反应釜B内,在22℃-25℃的条件下,搅拌30-60min,制备得到辅溶液,将辅溶液滴加到主溶液中,搅拌120min-240min,然后再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搅拌60min-120min,搅拌完成后制备得到胶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胶液经喷涂模头流涎至流延机的镜面钢带表面上,在160℃的条件下,流延机将胶液制备成凝胶膜;
步骤三:将凝胶膜从流延机的镜面钢带表面上剥离,在400℃的条件下,先使用纵向拉伸机对凝胶膜进行纵向拉伸,纵向拉伸的拉伸比为1.2,再使用横向拉伸机对凝胶膜进行横向拉伸,横向拉伸的拉伸比为1.3,制备得到聚酰亚胺薄膜;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冷却至20℃-50℃,冷却完成后使用收卷机进行收卷即可。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以及二氨基二苯醚所制得的交替共聚物的结构规整性很好,也易结晶,交替共聚物比无规共聚物有更好的溶解性,在含有部分溶剂的凝胶膜状态下,拉伸的情况下易于排列取向,形成规整相区分布,可以有效的改善膜材的柔韧性,因此本发明制得聚酰亚胺薄膜的韧性比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统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统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