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电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7807.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板东真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1/12 | 分类号: | B60L11/12;B60L11/14;B60L11/18;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黄志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电压电路 外部充电器 高电压电路 电源装置 高压电池 旁路线 充电 栅极驱动器电路 旁路二极管 电流通过 高压电压 供给电流 外部充电 外部端子 电压比 电压低 绕过 电路 | ||
1.一种车辆的电源装置,其具有:
第一电路,其设置有第一蓄电器;
第二电路,其与第二外部充电器连接;
电压变换器,其将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具有将施加到所述第二电路侧的电压升压后向所述第一电路侧输出的升压功能;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器;以及
第一充电参数取得单元,其取得与所述第一蓄电器的蓄电量相关的第一充电参数的值,
该车辆的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旁路线,其绕过所述电压变换器,将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连接;以及
二极管,其被设置于所述旁路线,让从所述第二电路侧流向所述第一电路侧的电流通过,
在由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所述第一充电参数的值比与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相关联的判定值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电压变换器停止,经由所述旁路线而从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向所述第一蓄电器供给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所述第一充电参数的值为所述判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电压变换器执行升压动作而从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向所述第一蓄电器供给电流。
3.一种车辆的电源装置,其具有:
第一电路,其设置有第一蓄电器;
第二电路,其与第二外部充电器连接;
电压变换器,其将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具有将施加到所述第二电路侧的电压升压后向所述第一电路侧输出的升压功能;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电压变换器,
该车辆的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旁路线,其绕过所述电压变换器,将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连接;以及
二极管,其被设置于所述旁路线上,让从所述第二电路侧流向所述第一电路侧的电流通过,
所述第一蓄电器的充满电时电压比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高,
在由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首先,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电压变换器停止,经由所述旁路线而从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向所述第一蓄电器供给电流,然后在到所述第一蓄电器充满电为止的期间,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电压变换器执行升压动作,从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向所述第一蓄电器供给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变换器还具有将施加到所述第一电路侧的电压降压后向所述第二电路侧输出的降压功能,
所述第二电路与车辆用辅机连接,
在由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对所述车辆用辅机供给来自该第二外部充电器的电流,在车辆行驶时,通过使所述电压变换器执行降压动作而对所述车辆用辅机供给来自所述第一蓄电器的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与第一外部充电器连接,该第一外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比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高,
在由所述第一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对所述第一蓄电器供给来自该第一外部充电器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与第一外部充电器连接,该第一外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比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的充电电压高,
在由所述第一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电压变换器执行降压动作而从所述第一外部充电器向所述车辆用辅机供给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电路中设置有第二蓄电器,该第二蓄电器的充满电时电压比所述第一蓄电器的充满电时电压低,
在由所述第一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通过使所述电压变换器执行降压动作而对所述第二蓄电器供给来自所述第一外部充电器的电流,在由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进行外部充电时,对所述第二蓄电器供给来自所述第二外部充电器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8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主电路拓扑结构及供电方法
- 下一篇:控制车辆电池充电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