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8047.4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荣;唐冬娥;刘芳菲;庞栋;孙丽娟;卢永安;杨潘;葛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8;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06;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束 打印 金属 复合材料 | ||
1.一种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粉末和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和碳纤维,按原子百分比计,所述金属粉末包括:
余量为Fe;
所述导电材料占所述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10%;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金属粉末通过球磨方法均匀混合;
所述导电材料中,石墨烯和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计,所述金属粉末包括:
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计,所述金属粉末包括:
余量为F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称取C、Mn、P、S、Cu、Ni、Cr、Mo、Al、Cu、Eu、Ce和Fe粉末,混合均匀,然后置于密闭的熔炉中,将密闭的熔炉抽真空至低于0.02MPa,并通入高纯度惰性气体;然后加热至1500℃~1700℃使其熔化成熔液;
第二步,将熔液通过气雾化设备,喷射出的液滴经过与惰性气体的热交换冷却凝固成金属粉末;
第三步,将金属粉末与导电材料通过球磨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在加热的同时辅以电磁搅拌以减少元素偏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得到的金属粉末的粒径为100μm~8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三步所述球磨的具体步骤为:以乙醇为球磨介质,将金属粉末与导电材料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过程中加入四氯化钛,球磨机的转速为40r/min~70r/min,球磨时间为10min~90min;球磨完成后,将粉末过筛,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束3D打印用金属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和第二步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其纯度大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0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