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磁体尾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8335.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俭;马弘舸;丁恩燕;杨周炳;陆巍;秦风;何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5/46 | 分类号: | H01J25/46;H01J2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尾场 阴极 高功率微波 慢波结构 器件系统 模结构 基模 外筒 磁场 套筒轴线方向 磁体系统 结构产生 依次设置 共轴 紧凑 放大 | ||
1.一种利用磁体尾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包括在器件的外筒内设置的阴极和慢波结构,所述阴极与外筒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波结构包括沿套筒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基模结构和过模结构,所述过模结构利用磁体的末端引导磁场,对基模结构产生的高功率微波进行放大;
所述过模结构的内径与磁体尾场的位形分布一致,其内径沿外筒的轴线方向呈逐渐放大分布;
所述基模结构用于锁定输出微波频率;所述过模结构用于对慢波结构中基模结构产生的高功率微波进行放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体尾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模结构包括前反射腔和后反射腔,基模结构前反射腔在靠近阴极的基模结构一端上设置,用于对进入基模结构进行束波互作用的强流电子束进行预调制,基模结构后反射腔位于基模结构与过模结构之间,增强微波反射,提高束波互作用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体尾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模结构和过模结构之间设置有渐进突变波纹波导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体尾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电子束传输末端具有收集极和波纹喇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3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