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9401.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孙亚静;朱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C1/16 | 分类号: | F01C1/16;F03C2/0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腔 阳转子 阴转子 螺距 双螺杆膨胀机 锥形设置 齿顶圆 进口 气体膨胀做功 出口 动力机械 工业废热 工作介质 工作原理 规格参数 规律变化 出气 废热气 膨胀机 清晰 | ||
1.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包括壳体(2),壳体(2)的一端设有齿轮箱,壳体(2)内设有啮合的阴转子(1)和阳转子(12),齿轮箱内设有啮合的大齿轮(4)和小齿轮(9),阴转子(1)和阳转子(12)的轴穿过壳体(2)进入齿轮箱内,小齿轮(9)通过键(10)与阳转子(12)的轴连接,大齿轮(4)安装在阴转子(1)的轴上,大齿轮(4)与阴转子(12)之间为锥配合,壳体(2)的一端设有进口,壳体(2)的另一端设有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转子(1)和阳转子(12)所在的工作腔呈锥形设置,位于进口端(13)的工作腔直径小于出口端(14)的工作腔直径,所述阴转子(1)和阳转子(12)自身呈锥形设置,其进口端(14)的齿顶圆直径逐渐小于出口端(14)的齿顶圆直径,所述阴转子(1)和阳转子(12)上的螺距呈规律变化,其进口端(13)的螺距逐渐小于其出口端(14)的螺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转子(1)和阳转子(12)从流道出口端到进口端,其齿顶圆直径由大到小逐步发生变化,直径的变小量是一个固定值;阴阳转子齿顶圆的初始设计直径为D,每一圈的直径变小量为t,阴、阳转子的齿数分别为a、b,阳转子(12)的齿顶圆直径由大到小以D+bt、D+(b-1)t、D+(b-2)t、D+(b-3)t依次递推;阴转子(1)的齿顶圆直径由大到小以D+at、D+(a-1)t、D+(a-2)t、D+(a-3)t依次递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的直径由大到小的初始设计为阴转子(1)与阳转子(12)齿顶圆直径之和减去一个啮合长度m再加空隙0.5,即锥形工作腔的直径由大到小以2D+(a+b)t-(m-0.5)、2D+(a+b-2)t-(m-0.5)、2D+(a+b-4)t-(m-0.5)、2D+(a+b-6)t-(m-0.5)依次类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转子(1)和阳转子(12)从出口端(14)到进口端(13),其螺距由大到小逐步发生变化,螺距的变小量是一个固定值,令阴阳转子初始设计的螺距为p,每一圈的螺距变小量为d,均匀变螺距是阴阳转子上螺距由大到小发生的变化,初始螺距为p,升距为d,阴阳转子齿数为a、b,阳转子的螺距由大到小以p+bd、p+(b-1)d、p+(b-2)d、p+(b-3)d依次递推,阴转子的螺距由大到小以p+ad、p+(a-1)d、p+(a-2)d、p+(a-3)d依次递推。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4)、小齿轮(9)均采用齿形为渐开线的圆柱斜齿轮,大齿轮(4)为左旋,小齿轮(9)为右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9)的硬度值比大齿轮(4)的硬度值至少高30HBS。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转子(1)和阳转子(12)的轴端均设有止动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杆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5)为圆螺母、六角螺母或轴端挡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4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直接显示隧道围岩收敛的装置
- 下一篇:多涡轮轮叶框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