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浮子式液位计校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9465.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苏雪龙;李志月;李静;李志刚;金荣品;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板 浮子式液位计 测距仪 底板 基座平台 倾角传感器 反射棱镜 反射组件 平移基座 校准装置 船用 固设 通孔 可调节支撑部件 测量精度高 反射板边缘 摄像头 现场安装 左右移动 缺口部 校正 连通 测量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浮子式液位计校准装置,其包括基座平台、固设于基座平台的测距仪和设于测距仪上方的反射组件;反射组件包括反射板,反射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反射板上设有将通孔和反射板边缘连通的缺口部;反射板上设有第一倾角传感器,反射板的底部设有反射棱镜和用于观察反射棱镜的摄像头;基座平台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可前后和左右移动的平移基座,底板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支撑部件;测距仪固设于平移基座;测距仪的底部设有第二倾角传感器。本发明的装置,在浮子式液位计现场安装后,对浮子式液位计的测量精度进行校正,其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位计校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船用浮子式液位计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运输液体(比如品、化学品等)的船舶,液体通常储存在舱体中。以运输油的储油轮为例。储油轮中具有储油舱。当将储油舱中的液体从船上输送到船外时,通过储油舱中的浮子式液位计可以计算出输送量。
浮子式液位计出厂后需要运输到船舶中,并安装于舱体内。由于安装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浮子式液位计安装后,在实际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以提高浮子式液位计的测量精度。
目前的采用校准方法主要有:
1、使用钢卷尺粗略测量浮子移动的距离。钢卷尺自身精度比较低,测量时,由于浮子为圆形物件,难于对准测量点,自身方向控制难度大,依靠人工识别其测量方向,测量误差难以估算,其测量意义不大,难以准确校准浮子式液位计。该方法测量精度低,不能精确测量其距离。
2、使用全站仪测量浮子的三维坐标,再利用三维坐标计算出浮子的上升距离。使用全站仪需要三脚架,其使用不方便;浮子为圆形,难以固定反射标靶,只能采用无棱镜模式,测量精度降低;由于空间限制,全站仪垂直角越大,误差越大,影响测量精度。
3、手持式测距仪,一般将测距仪放置底部,直接测量浮子的上升距离,测距精度达±(5~10)mm。使用手持式测距仪,底部测量时垂直方向难于控制,依靠人手也难于实现多次重复测量,精度难于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船用浮子式液位计校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船用浮子式液位计校准装置,其包括基座平台、固设于基座平台的测距仪和设于测距仪上方的反射组件;反射组件包括反射板,反射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反射板上设有将通孔和反射板边缘连通的缺口部;反射板上设有第一倾角传感器,反射板的底部设有反射棱镜和用于观察反射棱镜的摄像头;基座平台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可前后和左右移动的平移基座,底板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支撑部件;测距仪固设于平移基座;测距仪的底部设有第二倾角传感器。
较佳地,反射板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杆,摄像头固设于连接杆。连接杆可以方便对摄像头的固定。同时,连接杆可以将摄像头向下延伸,从而保证摄像头能观察到反射棱镜的底部。
较佳地,反射棱镜和反射板之间具有转接头,转接头的顶部螺接于反射板,反射棱镜的顶部螺接于转接头的底部。通过转接头,可以方便反射棱镜与反射板之间的固定。
较佳地,第一倾角传感器设于反射板的上表面,第一倾角传感器与反射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这样,第一倾角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反射板的倾斜角度的测量。
较佳地,第二倾角传感器通过螺钉固接于测距仪的底部。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测距仪的倾斜角度的测量,又不会影响测距仪的测量光源的输出。
较佳地,第一倾角传感器和第二倾角传感器均为双轴补偿器。双轴补偿器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实时测量其补偿角度,保证测量时仪器的水平。
较佳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具体地,为精密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可以准确测量出校准状态时的距离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