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B-InSAR数据处理中的PS点组合选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9511.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项霞;王辉;杨正丽;肖东升;王鹏;吴宇峰;王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6T7/00;G06T7/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陈航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b insar 数据处理 中的 ps 组合 选取 方法 | ||
1.GB-InSAR数据处理中的PS点组合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N-1个干涉影像对,对于可用的N-1个干涉影像对中的任意一个像对,根据相干系数计算公式求得影像重叠区域内任一分辨单元的相干系数γ;
步骤S2:根据计算出的相干系数和平均相干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像元(i,j)在时间序列上的平均相干系数将大于平均相干系数阈值γT的平均相干系数提取出来
其余的像元删除;
步骤S3:根据各像元的相干系数和平均相干系数,计算出绝对偏差值△γi,j;
步骤S4:分析各影像中像元相干系数绝对偏差值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影像质量情况确定阈值T,计算出该影像中△γi,j≥T的像元个数占整幅影像总像元的比例,将该比例作为影像质量评价的标准,将比例值过大的影像剔除,完成PS探测和选取的预处理;
步骤S5:将处理后的M幅SAR图像重叠区域内像元的振幅逐一提取出来,形成一个振幅时间序列,将振幅时间序列逐像素计算出离差指数DA,设定一个离差指数阈值,当计算出的离差指数DA小于给定的阈值时,该像元为PSC点,否则为非PSC点;
步骤S6:根据获取的PSC点按照“delaunay三角网TIN建立方法”将相邻的PSC点连接起来,建立三角网;
步骤S7:计算由两PSC点如P点和Q点,构成三角网边PQ的空间差分干涉相位值
步骤S8:根据PQ的空间差分干涉相位值计算时间序列上的差分干涉相位值的绝对差值及中误差m;
步骤S9:根据计算出的中误差结果,设定一个中误差阈值,当各边中误差小于中误差阈值则将其端点处的PSC点作为最后的PS点;
所述步骤S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根据获取的PSC点先构建三角形,获得三角形;
步骤S62:根据获取的三角形,建立delaunay三角网;
所述步骤S6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1:按照邻近点的检索都要求,即将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30m的PSC点分块;
步骤S612:从几个离散点中选取一点A,在其附近选取距离小于30m的最近一点作为点B;
步骤S613:根据余弦定理公式计算∠Ci,余弦定理公式为
其中,ai=BCi;bi=ACi;c=AB;当∠C=max{∠Ci},则C为该三角形第三顶点;
所述步骤S6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21:将获得的三角形P1P2P3向外扩展,将顶点P1(x1,y1),P2(x2,y2),P3(x3,y3)的三角形的P1P2边向外扩展,P1P2直线方程为:
F(x,y)=(y2-y1)(x-x1)-(x2-x1)(y-y1)=0
若被选取点P的坐标为(x,y),则当
F(x,y)F(x3,y3)0时,P与P3在直线P1P2的异侧,该点作为被选扩展的顶点;
步骤S622: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最多只能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记下任意一边扩展的次数,若扩展次数超过2则扩展无效,否则扩展有效;
步骤S623:将所有生成的三角形的新生边均经过扩展后,获得全部离散的数据点被连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网;
所述步骤S8的差分干涉相位值的绝对差值为空间上相同位置的边在时间上求差,所述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m为中误差,ν为差分干涉相位值绝对差值的改正数,n为改正数的个数,[νν]表示各改正数的平方和,差分干涉相位值,为差分干涉相位值的算术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5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