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瓷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9653.8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5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坤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仿真美义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3/083 | 分类号: | A61C13/08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烤瓷牙的制备工艺,涉及牙齿修复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制作金属内冠—表面喷沙—热处理—表面清洗—烧结陶瓷外冠‑得到烤瓷牙成品,其通过对金属内冠先喷沙处理后热处理的方式,在金属内冠表面形成金属氧化膜,增加了陶瓷外冠与金属氧化膜结合强度,从而降低了烤瓷牙发生崩瓷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烤瓷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牙科修复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烤瓷牙是用低熔瓷与金属底层材料联合制成的修复体,兼有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是当今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修复体之一。
传统的烤瓷牙的制备工艺主要为:制作金属内冠→金属内冠热处理→表面喷沙→超声波清洁或蒸汽清洗→烧结陶瓷外冠→得到烤瓷牙成品。
上述制备工艺在烧结陶瓷外冠时,陶瓷外冠在金属内冠高温状态下烧结于其表面,待其冷却后,金属内冠会发生一定的收缩,而陶瓷外冠与金属内冠的膨胀系数通常难以达到完全一致,进而容易使得烤瓷牙出现崩瓷的状况,影响烤瓷牙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瓷牙的制备工艺,在金属内冠表面形成金属氧化膜,使得陶瓷外冠牢固的与金属氧化膜结合,解决了烤瓷牙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崩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烤瓷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金属内冠:采用CAD/CAM技术制作金属内冠的模型,将用于制作金属内冠的金属根据模型进行烧结,经型态修整后得到金属内冠;
B、表面喷沙:将A中得到的金属内冠采用专用的喷沙枪对其表面进行喷沙处理,待金属内冠表面颜色呈均匀灰色后停止喷沙;
C、热处理:将B中经过喷沙处理的金属内冠置于瓷炉中进行热处理,使得金属内冠的表面包裹有一层金属氧化膜;
D、表面清洗:将C中包裹有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内冠置于清洗机中,清洗10-15min;
E、烧结陶瓷外冠:在D中清洗后的金属内冠表面涂上用于成型陶瓷外冠的瓷粉,随后将其置于瓷炉中完成陶瓷外冠的烧结,得到烤瓷牙成品。
采用上述方案,制备烤瓷牙时,先对金属内冠进行表面进行喷沙处理,将金属表面的污垢去除,同时使得金属内冠表面形成均匀排布的凹坑,增加其表面粗糙度,随后再进行热处理,金属内冠表面的金属在高温状态下发生氧化,形成的金属氧化膜对金属内冠加以包裹,该金属氧化膜因由金属内冠中的金属氧化而成,因此两者膨胀系数的差异相对于陶瓷外冠与金属内冠之间膨胀系数的差异要小许多,从而减小金属内冠的内应力;
而陶瓷外冠通常由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因此能够较好的结合于金属氧化膜上,再结合金属内冠粗糙的表面,使得陶瓷外冠牢固的结合于金属内冠上,同时使得金属内冠与陶瓷内冠之间的膨胀形成一个过渡段;此外,金属氧化膜还能在烤瓷牙咬合过程中有效缓冲陶瓷外冠给予金属内冠的咬合压力,减小金属内冠与陶瓷外冠之间的剪切力,降低烤瓷牙崩瓷的概率;综上,通过对金属内冠先喷沙处理后热处理,在金属内冠表面形成金属氧化膜,增加了陶瓷外冠与金属氧化膜结合强度,降低了烤瓷牙发生崩瓷的概率。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A中金属内冠的厚度为0.3-0.5mm。
采用上述方案,将不同厚度的金属内冠按照YY0620-2008的标准进行机械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仿真美义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仿真美义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骨科定位器
- 下一篇:智能牙刷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