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相萃取柱串联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9777.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平;姜晖;郑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立平 |
主分类号: | B01D15/10 | 分类号: | B01D15/10;B01D15/18;B01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相萃取柱 支架 串联 串联固相萃取 固定组件 平行对称 转接头 导杆 挡板 固定横梁 固相萃取 轻质弹簧 上下活动 实验器具 支撑底座 支撑立杆 净化液 平拉杆 前处理 上挡板 下挡板 斜拉杆 侧倒 触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固相萃取柱串联支架。该支架由支撑底座(1)、支撑立杆(2)、固定横梁(3)、扁平导杆(4)、平拉杆(5)、斜拉杆(6)和固相萃取柱固定组件(7)组成,其中固定组件(7)串于两根平行对称的扁平导杆(4)上,可以上下活动,并由上挡板(8)、下挡板(9)和连接上下挡板的两根平行对称的轻质弹簧(10)组成。本发明与固相萃取柱转接头相比较,可以方便地安装两种及以上的固相萃取柱,串联牢固,可有效防止使用传统固相萃取转接头串联固相萃取柱时易于触碰侧倒而导致待净化液损失,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可根据前处理的需要调整串联固相萃取柱数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实验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固相萃取柱串联支架。
背景技术
在痕量物质分析中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种常见的前处理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样品基质的复杂程度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吸附剂类型、不同吸附机理的固相萃取柱串联使用的情况。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固相萃取装置生产厂家一般会为客户提供串联固相萃取柱的转接头,但是这些传统的转接头只是将上端固相萃取柱插入转接头后放置于下端固相萃取柱上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转接头和下端固相萃取柱之间缺乏良好的固定,致使上端固相萃取柱和下端固相萃取柱之间串联不够牢固。
在进行固相萃取上样、洗脱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稍有失误碰触到上端固相萃取柱时便会引起上端的固相萃取的侧翻和倾倒,其中用于SPE净化的样品提取浓缩液会损失从而导致前处理失败。虽然实验人员在进行前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但是多个串联固相萃取柱同时进行前处理时有所磕碰的情况仍会时常发生。为此,使用传统的固相萃取转接头串联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存在较大的导致实验失败的隐患。
经过发明人的检索查询后发现,当前的实验器材中缺少对两种以及以上固相萃取柱串联的相关器材,致使在串联两种及其以上固相萃取柱时面临困难。
为了克服传统固相萃取柱转接头固定串联SPE柱不牢固、串联柱易于触碰侧翻导致实验失败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固相萃取柱串联支架,可以较好地解决常规固相萃取柱转接头所带来的导致实验失败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问题旨在为解决传统固相萃取柱转接头固定串联SPE柱不牢固、串联柱易于触碰侧翻导致用于净化的样品提取浓缩液损失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与现有主要规格型号相适应的故相萃取柱串联支架。
一种固相萃取柱串联支架,该支架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底座1、两根平行对称的支撑立杆2、固定横梁3、两根平行对称的扁平导杆4、两根左右对称的平拉杆5和两根左右对称的斜拉杆6,其特征在于:有可以上下活动的固相萃取柱固定组件7串于两根平行对称的扁平导杆4上。
特别地,固相萃取柱固定组件7由上挡板8、下挡板9和连接上下挡板的两根平行对称的轻质弹簧10组成。
特别地,上挡板8上有贯穿的大孔径上通孔11,同时上挡板8中有一固定固相萃取柱的卡口凹槽12。
特别地,下挡板9上有贯穿的小孔径下通孔13。
本发明专利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先将固定组件7的上挡板8和下挡板9撑开,将固相萃取柱下端流液口插入下通孔13中,将固相萃取柱的上端柱卡口按入到卡口凹槽12中,放开上下挡板,轻质弹簧收缩并固定好固相萃取柱。使用多个固相萃取柱串联时,可将不同的固相萃取柱安装至不同的固定组件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各个安装好固相萃取柱的固定组件滑动并组合在一处,完成多根固相萃取柱的串联。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立平,未经丁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