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0607.X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华;陈文龙;孙彬;严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E04C5/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 钢筋 浆锚搭 接连 质量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浆锚搭接区域混凝土表面中部粘贴压电片,用精密阻抗分析仪向压电片施加扫频电压信号,利用压电片与结构的机电耦合效应,接收压电片反馈的电导纳信号,对比标准电导信号曲线,分析测试压电片的电导信号曲线主峰频率指标和均方根RMSD指标,对工程中装配式结构浆锚搭接连接质量做出评价;优点是压电片集传感器与激发器于一身,工作频率高,受外界干扰小,能够精确地检测浆锚搭接区域灌浆密实情况,对浆锚搭接连接的受力性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检测,并且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质量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属于绿色环保建筑,具有环境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劳动力成本低,并且建筑部件质量更易得到保证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形成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和预制拼装桥墩盖梁结构等一系列装配式建筑技术。
浆锚搭接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的常用方式,其可靠安全地连接是实现“装配等同现浇”原则的保证。但是,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施工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并且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经常造成灌浆不密实的情况,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对于钢筋浆锚搭接灌浆密实度的检测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规程,因此如何有效检测装配式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已成为工程质量检测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中国专利CN 107741381 A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浆锚搭接连接节点灌浆密实度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辅助接发器、冲击回波仪和计算机。该方法通过在墙体表面粘贴辅助接发器,利用冲击回波仪在辅助接发器上进行检测,得到金属波纹管的灌浆密实度的频率-幅值图谱,最后在计算机上通过频率-幅值图谱的峰值以及出现的次数判断灌浆密实度,该方法辅助接发器与墙体严密贴合不易得到保证,如果辅助接发器没有与墙体严密贴合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墙体和保护层厚度对检测结果也有影响,太厚或太薄检测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该方法只能定性的判断灌浆不密实缺陷的存在,对于不密实程度无法做出定量评价。
压电阻抗法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结构健康监测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片与本体结构的机电耦合特性来反映结构的机械阻抗的。压电阻抗法最初由Liang等人提出,自1995年在航空航天领域成功应用以来,该方法在结构健康监测上显示出巨大潜力。随后在机械和土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组合桁架、不锈钢齿轮、焊接节点、铝板和螺栓连接梁。在国内,也有人发明了基于压电阻抗法的混凝土试块固化过程监测方法,基于压电阻抗测量的钢管混凝土管壁界面剥离监测方法和基于压电阻抗效应的桥梁拉索锈蚀监测方法等专利。但是,国内外还没有公开关于基于压电阻抗效应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频率高,受外界干扰小,能够精确地检测浆锚搭接区域灌浆密实情况,对浆锚搭接连接的受力性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检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定待检测构件
采用抽样检测方法选定待检测构件,其中同楼层中的装配式剪力墙和装配式梁柱构件采用梅花状选取检测构件;预制拼装桥墩盖梁结构采用间隔法选取检测构件,即每隔一个桥墩盖梁选定为检测对象;
(2)确定粘贴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0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