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制格式与偏振复用切换的光发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0748.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余宇;刘巍;张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16 | 分类号: | H04B10/516;H04B10/556;H04B10/54;H04J14/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赫曾德调制器 马赫曾德干涉仪 光发射系统 调制格式 调制模块 分束模块 偏振复用 相移器 二进制调制信号 多进制调制 传输信号 调制信号 信道传输 复用 合束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制格式与偏振复用切换的光发射系统,包括:分束模块、调制模块和合束模块,所述分束模块包括第一马赫曾德干涉仪,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第一热调相移器和第二热调相移器,所述合束模块包括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和合束器件。本发明可以灵活地在无复用二进制调制信号、无复用多进制调制信号、复用的调制信号之间切换以选择适合信道传输的最佳传输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子通信系统中的集成光电子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制格式与偏振复用切换的光发射系统。
背景技术
光通信技术以其超大带宽、高速率、低损耗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当今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而光发射模块也更是光通信网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目前光通信器件也已经在向片上集成的方向发展。而可重构性更是片上集成化的一大发展趋势。
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需要合理选择在该信道上传输的调制格式与复用类型。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调制器与复用器来使得所发射的光信号和信道匹配。因此可重构发射机的需求也随之而出。然而现有技术无法便捷的在无复用二进制调制信号,无复用多进制调制信号,以及偏振复用的调制信号之间切换以选择适合信道传输的最佳传输信号格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制格式与偏振复用切换的光发射系统,由此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便捷的在无复用二进制调制信号,无复用多进制调制信号,以及偏振复用的调制信号之间切换以选择适合信道传输的最佳传输信号格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制格式与偏振复用切换的光发射系统,包括:分束模块、调制模块和合束模块,
所述分束模块包括第一马赫曾德干涉仪,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第一热调相移器和第二热调相移器,所述合束模块包括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和合束器件;
所述第一马赫曾德干涉仪的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一热调相移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一热调相移器的输出端口与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马赫曾德干涉仪的第二输出端口与第二热调相移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二热调相移器的输出端口与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输出端口和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输出端口均与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的输出端口与合束器件的输入端口连接。
分束模块,用于利用第一马赫曾德干涉仪将输入光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调制模块,用于利用第一热调相移器将第一光束传输至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利用第二热调相移器将第二光束传输至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将调制格式对应的调制信号以及偏振复用对应的偏压加入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和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输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合束模块,用于利用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或者合束器件对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进行合束。
进一步地,合束模块,当用于偏振复用时,利用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将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输入合束器件进行合束,当无偏振复用时,利用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对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进行合束。
进一步地,合束器件为偏振分束旋转器或者二维光栅。
进一步地,光发射系统在无复用二进制调制信号、无复用多进制调制信号和复用的调制信号之间切换。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分束模块、调制模块和合束模块,可以方便地针对特定的信道要求,切换调制格式或是进行偏振复用,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本发明在实际通信系统中使用起来将更加方便,其可重构的特性,有利于于各种突发场合下,进行调制格式或者复用的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0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