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2399.7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穆勒;安德里亚斯·巴克霍尔兹;马克·巴多夫斯基;克里斯蒂安·维尔纳·施密特;斯蒂芬·因斯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鲁铝业钢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王艳春 |
地址: | 德国格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铸机 端头 布置 | ||
1.用于连铸机(100)的铸机端头布置(10),用于从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101)铸造物体(103),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包括:
第一铸机板(12);
第二铸机板(14),布置成与所述第一铸机板(12)相对;
入口(18),用于接纳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101);
出口(20),用于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排出方向(22)上排出所述熔化物(101);以及
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用于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铸机板(12)和所述第二铸机板(14)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引导隔室(16),所述引导隔室(16)用于将所述熔化物(101)从所述入口(18)引导至所述出口(20);
其中,所述引导隔室(16)的至少部分(30)从所述入口(18)朝向所述出口(20)叉开地形成,使得所述引导隔室(16)从所述入口(18)延伸至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
其中,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布置成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纵向延伸方向(29)上与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相对,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横向于所述排出方向(22);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中局部地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
其中,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在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上从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一外边缘(35)最大延伸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总长度(28)的35%;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在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 上从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二外边缘(37)最大延伸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总长度(28)的35%。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
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中,将所述熔融金属加热至高于所述熔化物(101)中所包含的所述熔融金属的熔融温度1℃至60℃的熔化温度;和/或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中,将熔融金属加热至高于所述熔化物的液相线温度1℃至60℃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
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铸机板(12)与所述第二铸机板(14)之间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和/或
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用于电阻式地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
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耐火片(44)和布置在所述耐火片(44)的表面(48)上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和/或
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耐火片(44),所述耐火片(44)包括亚硝酸硅材料、氧化铝材料和二氧化硅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和所述耐火片(4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隔室(16)中;和/或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布置在所述耐火片(44)与所述第一铸机板(12)和所述第二铸机板(14)中的一个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鲁铝业钢材有限公司,未经海德鲁铝业钢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3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