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纤维耐碱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2957.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鼎宜;葛晨;景俞涵;周兴宇;单晨晨;吕锦飞;王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碱性能 检测纤维 检测 纤维 水泥混凝土 加速老化 拉伸试件 拉伸试验 评价体系 强度测试 实际工程 试验样本 纤维样本 样本 试验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纤维耐碱性能的方法,属于水泥混凝土用纤维强度测试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其步骤为:将待检测的纤维样本在加速老化制度下进行特定的处理;将处理过的样本制成拉伸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根据耐碱性能评价体系对试验样本进行综合性地评价。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简单,准确性高,且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纤维耐碱性能检测也更加合理可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混凝土用纤维强度测试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纤维耐碱性能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纤维耐碱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可提高水泥混凝土的韧性、防止混凝土开裂并有效地阻止裂纹扩展、提高耐磨性等,且经济性能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增强材料。
欧美国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制品已有近50年历史,已经建立起一整套从标准制定到产品“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的相对完善的路径,应用扩展到铁路设施、停机坪、电杆、岛礁、隧道、海堤建设领域,近期已经在3D打印绿色建筑上取得突破。
纤维混凝土在我国建筑工程中虽已得到应用,但纤维混凝土标准规范尚不完善,对于玻璃纤维耐碱性能的测试大多数是参考prEN 14649:2004(E)《预制混凝土制品-水泥和混凝土中玻璃纤维残留强力的测试方法(SIC TEST)》,但是这个标准只说明了长丝的检测方法并且存在缺陷。另外,prEN 14649:2004(E)《预制混凝土制品-水泥和混凝土中玻璃纤维残留强力的测试方法(SIC TEST)》所述的试验方法过于繁琐,且试验可重复性不高。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对纤维耐碱性能的检测方法进行探寻并使其标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纤维耐碱性能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纤维耐碱性能的方法,将待检测的纤维样本在加速老化制度下进行特定的处理;将处理过的样本制成拉伸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根据耐碱性能评价体系对试验样本进行综合性地评价,所述的纤维包括集束纤维和单丝粗纤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以质量比基准水泥∶蒸馏水=1∶10将两者混合,搅拌30min±1min,静置24h±30min后取其上清液置于器皿中;
(2)将不少于10根纤维放入装有上层清液的器皿中,盖上盖子,于80℃±1℃的水浴中浸泡96±1h;
(3)取出,冲洗干净、干燥;
(4)随机选取不少于10根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纤维和同样数量的未经处理的纤维,并在纤维两端设置固定端,且确保试样中间测试部分的纤维长度等于10 ±1mm;
(5)分别在未处理和处理后的试样中随机各选取10根作为实验组,分别记为S1和S2,对S1和S2分别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最大强力值;
(6)分别计算未S1和S2的强力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7)如果S1或/和S2的变异系数超过14%时,则重新选取试件,并重复步骤 (5)和步骤(6),直至S1和S2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4%;
(8)通过公式(IV)计算试样的强力保留率。
式中:
(未处理试样)断裂强力值的平均值,单位为N;
(处理后试样)断裂强力值的平均值,单位为N;
G—强力保留率,%。
进一步的,步骤(1)中,纤维包括集束纤维或单丝粗纤维。
进一步的,步骤(1)中,以质量比基准水泥∶蒸馏水=1∶10将两者在水泥搅拌锅中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