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稻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2970.5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斌;徐华勤;唐启源;陈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胡凌云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刈割 再生稻栽培 水稻品种 齐穗期 生物量 秸秆 氯化钾 水稻种植 水稻籽粒 饲料要求 田间管理 问题提供 再生能力 饲料化 最大化 留桩 青贮 稻草 尿素 收割 稻谷 蛋白 水稻 再生 饲料 粮食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头季生物量大、再生能力强和蛋白含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种植;在头季水稻齐穗期或齐穗期过后的10~25天内进行刈割,刈割留桩高度为10‑30cm,对刈割获得的稻草进行饲料化加工处理;刈割后2天内,每亩施尿素5‑15kg和氯化钾5‑10kg;待再生季水稻籽粒落黄率达95%以上时,收割。本发明通过头季整株刈割和青贮,获得较高的秸秆和稻谷生物量,为解决秸秆问题和饲料问题提供新思路;通过水稻品种、刈割时期、田间管理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最大化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满足饲料要求和粮食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再生稻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头饲晚食的再生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秸秆作为饲料在我国已有很好的经验,特别是利用科技成果将秸秆处理后转化成生物饲料。使秸秆作为牲畜饲料过腹还田,不仅促进畜牧业发展,还能为农田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畜牧养殖结构主要以猪、禽为主,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占比较低。猪禽养殖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量大,但人均耕地少。粮食总产量虽然实现十年连增的大好形势,但人畜争粮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大量发展牛羊等节粮型养殖业,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我国动物食品消费需求的发展方向。秸秆生物饲料粗纤维含量高,特别适用于牛羊等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因此发展秸秆生物饲料加工,为牛羊养殖开辟饲料来源,将推动草食家畜生产的发展,带动畜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生态的无公害大米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再生稻的再生季稻米以不打农药、米质优著称,正好契合人们的需求,顺应农业生产的供给侧改革。因此,如何统筹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发展畜牧业的饲料短缺和优质稻米的需求问题,对于实施好乡村振新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稻栽培方法,以提升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粮饲平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再生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头季生物量大、再生能力强和蛋白含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种植;
S2、在头季水稻齐穗期或齐穗期过后的10~25天内进行刈割,刈割留桩高度为10-
30cm,对刈割获得的稻草进行饲料化加工处理;
S3、刈割后2天内,每亩稻田施尿素5-15kg和氯化钾5-10kg;
S4、待再生季水稻籽粒落黄率达95%以上时,收割。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生物量为28~30t/hm2,粗蛋白含量为12-18wt%。
步骤S1中,所述水稻品种包括Y两优900、甬优4149、隆两优1988、湘两优900、望两优华占中的一种。
步骤S1中,种植方法为移栽、直播、抛秧中的一种。
步骤S2中,在头季水稻齐穗期,每亩稻田施尿素10-20kg,用作促芽肥。
步骤S2中,在头季水稻齐穗期过后的15-25天内进行刈割。
步骤S2中,刈割留桩高度为18-22cm。
步骤S2中,饲料化加工处理为直接青贮、湿粉碎造粒、干粉碎造粒中的一种。优选为青贮。
步骤S3中,每亩稻田施尿素8-12kg和氯化钾6-8kg,用作发苗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2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促进作物富硒的方法
- 下一篇: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