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四价铂的抗癌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3963.7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福;杨祥良;万江陵;肖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1 | 分类号: | A61K47/61;A61K33/243;A61K31/555;A61P35/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四价铂 抗癌 偶联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四价铂的抗癌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含有四价铂的抗癌偶联物为半乳糖修饰的羟烷基淀粉‑铂(IV)偶联物;所述羟烷基淀粉‑铂(IV)偶联物由四价铂配合物通过酯键连接至羟烷基淀粉上形成。本发明所制备的半乳糖‑羟烷基淀粉‑铂(IV)偶联物可延长铂类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增强铂类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提高铂类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癌药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四价铂的抗癌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顺式二氯二氨合铂(II)(简称顺铂、CDDP)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其能与DNA形成紧密结合从而破坏肿瘤细胞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最终杀死肿瘤细胞,国内外已将顺铂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自顺铂成功上市40年以来,对铂类衍生药物的开发和制剂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其主要是为了解决顺铂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半衰期短、作用时效短和毒副作用较大等问题。目前已开发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是疗效优于顺铂的药物鲜有发现。因此,研究出一种溶解性好、疗效突出,毒副作用低和作用时效长的铂类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卡铂,即顺-1,1-环丁烷二羧酸二氨基合铂,是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与顺铂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好,溶解度比顺铂高16倍;毒副作用低于顺铂,其肾毒性、胃肠道反应、耳毒性和神经毒性较轻,其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卡铂的作用机制与顺铂相同,可以代替顺铂用于某些癌瘤的治疗。卡铂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肝胚细胞瘤等5种癌症的首选治疗药物。奥沙利铂,即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的铂(II)顺草酸基络合物,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开发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其药效与顺铂相同,同时,奥沙利铂对胃肠道、肝、肾和骨髓毒性较第一代的顺铂及第二代的卡铂明显减轻,耐受性良好。其可以有效治疗大肠癌、小细胞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及头颈部肿瘤等。尽管如此,奥沙利铂作为抗肿瘤药还存在着溶解度低,易被分解破坏,骨髓抑制和肾脏毒性等缺点。
上述二价铂配合物(以下简称“Pt(II)”)在癌症化疗中已经广泛使用,临床上有一定疗效,但因为毒副作用很大,只能小剂量使用,因而疗效往往是有限的。近年研究发现,四价铂配合物(以下简称“Pt(IV)”)相对于Pt(II)而言,由于在竖直轴上多了两个配体,形成八面体结构,因而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因而毒副作用很小。而某些Pt(IV)进入细胞后由于细胞内的酸性环境(pH=5)和还原环境(存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硫醇的蛋白质等),迅速转化为Pt(II),产生抗癌疗效。基于这一发现,人们合成了各种配体的Pt(IV),设法降低其还原电位,以便在细胞内迅速还原成Pt(II),从而形成新一代的Pt(IV)抗癌药物。其中从顺铂衍生的Pt(IV),基本结构是:
其中铂的轴向配体中的R1和R2可以是氢、烷基、羰基等。其中肖海华等利用氧化键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的轴向羧酸配位的铂(IV)配合物,并将其通过酰胺键连接在三嵌段共聚物上,制备纳米组装体,用于抗肿瘤的研究。为了实现铂(IV)的键合,上述配合物的轴向配体取为R1=H,R2=C(=O)C2H4COOH。
在现有技术中含有铂的抗癌药物均是先将药物经羧基化后,再通过酰胺化反应或酯化反应连接到药物载体分子上,形成高分子偶联药物。即药物载体上的氨基或羟基可以和带羧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偶联物。但是这类药物分子偶联物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1)药物载体高分子的安全性未知,并且大多高分子在人体内不能被降解;(2)高分子药物偶联物需要进一步的制备过程,才能得到纳米载药颗粒,这可能会引入乙醚、氯仿等有毒试剂;(3)上述载体系统缺乏主动靶向分子,导致其入胞困难;(4)高分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较为繁琐,增加了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和质量控制难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3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