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船舶利用清洗装置驱逐污损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5041.X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丰美萍;毕远新;曹文浩;王伟定;张亚洲;徐开达;梁君;周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59/04 | 分类号: | B63B59/04;B63B5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损生物 旋转式清洗装置 船体 吊绳 船舷 清洗装置 上侧边缘 小型船舶 上端 竖直 移动 安全隐患 反作用力 方向一致 清洗部件 同步横向 向下倾斜 转动轴线 磁吸力 吸附 悬吊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小型船舶利用清洗装置驱逐污损生物的方法,从船舷上侧边缘用吊绳悬吊竖直的旋转式清洗装置,并使其依靠磁吸力吸附在船体外侧的第一高度上;启动旋转式清洗装置,开始清除船体外侧的污损生物;吊绳的上端匀速地沿着船舷上侧边缘移动,旋转式清洗装置在船体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船体外侧与吊绳上端方向一致地同步横向移动,从而完成第一高度上的污损生物的清除;使吊绳与竖直方向形成20‑30°的夹角,旋转式清洗装置的清洗部件的转动轴线倾斜,旋转式清洗装置在船体外侧向下倾斜地移动至第二高度;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依次完成船体外侧污损生物的清除。本发明污损生物的清除成本低、效果好,并可解决对人员的要求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的海洋污损生物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船舶利用清洗装置驱逐污损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渔船等较小型的海洋船舶由于长期在海洋环境中行驶和停泊,因此,在船体的外侧极易附着诸如藤壶之类的海洋污损生物,当污损生物在船体外侧大量繁衍且未能及时清理时,就会增加船舶行驶的阻力,并且加速船体的腐蚀。
目前,海洋生物污损清洗主要分为水上清洗和水下清洗两种,其中的水上清洗是将船开进船坞,让船身露出水面,利用高压水射流、铲子等工具将生物污损清除。该方法清洗成本高,难以经常地清洗,从而造成两次清洗之间的间隔时间长、船体表面的海洋污损生物难以及时清除的问题。水下清洗则是由潜水员直接潜入水中对船身进行清洗。该方法虽然可也能对海洋生物污损进行清洗,但同样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水下清洗时清洗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对水下清洗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并且清洗人员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与此同时,还需要配套潜水服、水下通信设备等装置,从而增加清洗成本,并且还会受到海洋温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小型船舶在清除附着在船体外侧的海洋污损生物时所存在的成本高、清除频率低、以及清洗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一种小型船舶利用清洗装置驱逐污损生物的方法,其清除成本低、清除的效果好,并且可有效地解决对人员的要求高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小型船舶利用清洗装置驱逐污损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从船舷上侧边缘通过吊绳悬吊并下放一个可磁性吸附在船体上的旋转式清洗装置,并使旋转式清洗装置依靠磁吸力吸附在船体外侧的第一高度上;
b. 开启船舶上与旋转式清洗装置电连接的驱动电源,使旋转式清洗装置中的清洗部件沿竖直的轴线转动,从而开始清除附着在船体外侧的污损生物;
c. 吊绳的上端匀速地沿着船舷上侧边缘移动,旋转式清洗装置在船体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船体外侧与吊绳上端方向一致地同步横向移动,从而完成船体外侧第一高度上的污损生物的清除;
d. 使吊绳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从而使吊绳与竖直方向形成一个20-30°的夹角,此时的旋转式清洗装置的清洗部件的转动轴线倾斜,旋转式清洗装置在船体外侧向下倾斜地移动至第二高度;
e. 重复步骤c和步骤d,即可依次完成船体外侧各高度上的污损生物的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5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