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6042.6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6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方妍;何秋艳;黄潇云;陈晶;陈锦银;葛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易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G1/00;A47B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名钦;周郑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位置 图书信息 存储器 感应装置 图书放置 智能图书馆 管理系统 智能书架 关联 取出 放置位置 滑动连接 放入 获知 工作量 存储 开口 查询 更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智能书架;智能书架包括至少一个图书放置单元和滑动连接在图书放置单元上的图书感应装置,每一个图书放置单元具有一个放置开口,每一个图书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图书位置;存储器用于存储图书信息以及分别与图书信息关联的图书位置、在架状态;图书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图书是否从图书位置上被取出或放入,当感应到某图书位置上的图书被取出或放入时,从存储器中获取与该图书位置关联的图书信息,并更新与该图书信息关联的在架状态。本发明可以精准地获知每一本图书的具体放置位置和在架状态,既节省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又有利于读者对图书位置和在架状态的查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书馆大多数采用开放式书架的借阅方式,读者可以在书架上自由挑选和借阅图书,但是很多读者借阅完毕后会将图书随手乱放,图书的摆放错位给图书管理员带来更多的工作量。
但随着网络通讯、条形码识别、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图书馆已经从人工管理模式过渡到半自动化的甚至是全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申请号为CN201710159665.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图书馆系统,每本图书都贴有RFID标签,在书架的每一层都设置有射频读写器,射频读写器扫描并收集该层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书架上的天线发送至图书信息数据库以及图书位置数据库中。虽然利用RFID标签和射频读写器可以获知图书在具体哪一层,但是并不能准确地获知图书在该层的具体哪个位置。
申请号为CN201710348826.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主机器人的乱架图书管理系统,每本图书的书脊处固定有条形码,通过机器人按顺序扫描各个书架上图书的条形码,再结合机器人的定位获取图书的具体位置。虽然利用机器人可以交准确地获知图书的具体位置,但是每一次查找错位的图书时都需要机器人扫描所有图书的条形码,成本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精准地获知每一本图书的具体放置位置和在架状态,既节省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又有利于读者对图书位置和在架状态的查询。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图书馆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智能书架;所述智能书架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顶板、放置板形成的至少一个图书放置单元和滑动连接在图书放置单元上的图书感应装置,每一个图书放置单元具有一个放置开口,每一个图书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图书位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图书信息以及分别与图书信息关联的图书位置、在架状态;
所述图书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图书是否从图书位置上被取出或放入,当感应到某图书位置上的图书被取出或放入时,从存储器中获取与该图书位置关联的图书信息,并更新与该图书信息关联的在架状态。
图书放置单元是由左侧板、右侧板、顶板、放置板所形成的具有一个放置开口的放置空间,图书放置单元的空间大小是不变的,但是每本图书的厚薄不同,因此放置空间内所放置的图书数量是不同的。图书感应装置滑动连接在图书放置单元上,将每一个图书感应装置滑动到每本图书的图书位置上,无论图书的厚薄、放置空间内所放置的图书数量多少,均可以实现一个图书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图书位置,还可以在图书放置单元内所放置的图书数量较少时,将多余的图书感应装置滑动到图书放置单元的一边。
每一个图书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图书位置,每一个图书感应装置感应每一个图书位置上是否有书,可以精准地获知每一本图书的图书位置和在架状态。将每一本图书的图书信息、图书位置、在架状态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将图书信息分别与图书位置、在架状态相互关联,既有利于图书管理员对图书进行管理,也有利于读者随时查询图书的图书位置和在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易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易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6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质资源识别管理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车载布草统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