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6253.X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2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龚莹岚;张鞠成;温煦;王聪;夏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心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训练 负荷 监测 方法 | ||
1.一种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监测对象在某种程度下的运动负荷训练后的特定时间,采集该监测对象多导联心电图数据;
2)提取所述心电图数据中心电信号的ST-T段数据,对心电图数据中的ST-T段或T波数据进行心电动力学建模,得到心电动力学图;
3)计算所述心电动力学图的时间异质度和空间异质度,得到所述监 测对象的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
所述对心电图数据中的ST-T段或T波数据进行动力学建模由以下方法实现:将提取的ST-T段或T波数据转换为三维数据,得到ST-T环或T环;
采用神经网络辨识器,对ST-T环或T环的内在系统动态利用确定学习算法进行局部神经网络逼近,获得关于心电图ST-T段或T环数据内在的动力学特征;
将利用神经网络得到的关于心电图ST-T段或T环数据内在的动力学特征沿着ST-T环或T环轨迹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得到心电动力学图;所述心电动力学图包含心电信号ST-T段的状态信息和沿着ST-T段或T环状态轨迹的动力学特征;
通过计算ST-T环或T环的空间异质度SI和时间异质度TI,得到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E,其中E=a×TI-b×SI+c;其中a、b和c为可变系数,根据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E与血检结果的一致性确定,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E0时,表征运动训练负荷过大,E0时,表征运动训练负荷正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E=-0.0018TI-SI+0.4,E0时,表征运动训练负荷过大,E0时,表征运动训练负荷正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集20-60秒12导联心电图,提取其中18-20个心动周期的ST-T段或T波数据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从而得到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集20秒12导联心电图,提取其中20个心动周期的ST-T段或T波数据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从而得到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指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训练负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无运动负荷时、低运动负荷训练、中运动负荷训练,和高运动负荷训练三种运动训练后即刻和24小时后,采集样本人群的静脉血,分别测量20个心动周期的12导联心电图相关数据,并填写主观感觉疲劳问卷;通过静脉血标本,采集受试对象的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I(hsTnI),采用RPE(rating ofperceived exertion)量表测量样本人群的主观疲劳程度,以采血的检测结果作为对心电图测试结果的验证和校正的标准,并对心电图测试结果进行准确度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心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心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62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