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学干涉的振动位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6613.6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昌;刘文晓;李磊;万磊;孔维旭;周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悬臂梁 衍射光 振动信号测量装置 光电探测器信号 底板 振动位移测量 光电探测器 交流信号源 薄膜振动 导电薄膜 干涉效应 光学干涉 交流信号 静电激励 静电驱动 受迫振动 探测装置 衍射光栅 振动装置 支撑圆环 反射光 检测梁 入射光 衍射级 侧板 衬底 极板 | ||
一种基于光学干涉的振动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梁的静电激励振动装置和信号探测装置,梁的静电激励振动装置由交流信号源、静电驱动极板、底板、悬臂梁、侧板、开关和导线组成;信号探测装置由相位敏感衍射装置和光电探测器组成;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由支撑圆环块、衍射光栅、衍射光栅、衬底和薄膜组成;光电探测器位于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的下方。悬臂梁在交流信号激励作用下产生受迫振动;振动时会产生声波,声波激励薄膜振动,利用衍射光与反射光发生干涉效应,检测梁的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振动信号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振动信号提取装置,属于振动信号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振动信号的提取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研究、汽车系统、传感器等领域中。在振动信号的提取中,如何消除外部因素对信号的影响是决定信号精度的主要因素。对于一些振动信号的提取方法,在提取信号时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如噪声或其它振动的影响等,使得振动信号的提取和检测存在较大的误差。如何降低外部因素的影响,成为制约振动信号提取精度提高的难题之一。光学探测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方法,通过光电转换的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灵敏度。在振动信号检测方面,振动可以产生声波,光学干涉的振动位移测量装置可以检测到声波信号的变化,实现振动信号的测量。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力学分析等领域的振动信号检测和提取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振动信号难以提取的现状,提供一种振动信号提取的装置。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的振动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梁的静电激励振动装置、信号探测装置两部分。所述梁的静电激励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静电激励振动装置由交流信号源、静电驱动极板、底板、悬臂梁、侧板、开关和导线组成。所述静电驱动极板固定在底板上,位于悬臂梁正上方,长度略短于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固定在侧板上,左端固定右端自由,悬臂梁上表面镀一层金金属层,金金属层的左端通过导线连接交流信号源的左端,交流信号源的右端通过导线连接开关的左端,开关的右端通过导线连接静电驱动极板的右端。
所述信号探测装置由相位敏感衍射装置和光电探测器组成;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由支撑圆环块、衍射光栅、衬底和薄膜组成。衬底在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的下部,由透光材料石英制成,允许光透射;所述衍射光栅位于衬底上部的支撑圆环块之间;所述支撑圆环块固结在衬底上部;所述圆形薄膜置于支撑圆环块之上,与支撑圆环块固结,薄膜的直径与衬底直径相同。所述光电探测器位于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的下方,用于探测各衍射级的光强。
悬臂梁在交流信号激励作用下产生受迫振动;振动时会产生声波,声波则会激励位于悬臂梁下方的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的薄膜在声波的影响下产生振动效应,与衍射光栅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当相干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透光衬底照射到薄膜下面的衍射光栅上时,反射区除镜面反射之外还会产生分裂的奇数级衍射光,同时还有一部分入射光穿过衍射光栅被薄膜的背面所反射,这一过程导致衍射光与反射光发生干涉,从而使各级衍射光的强度发生改变。
输出光强与薄膜振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k为振动衰减系数,R是光电探测器的响应灵敏度,Iin是入射光的强度,λ0是入射光的波长,A为薄膜振动幅值,ω为悬臂梁振动频率,t为时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静电驱动方法是一种无接触驱动方法,测量干扰因素少,测量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图1基于薄膜位移传感和光学作用的振动测量装置图;
图2相位敏感衍射装置结构图;
图中,1、悬臂梁 2、相位敏感衍射装置 3、光电探测器 4、声波 5、侧板 6、金金属层 7、静电驱动极板 8、交流信号源 9、开关 10、底板 11、支撑圆环块 12、衍射光栅 13、衍射光 14、入射光15、衍射级 16、衬底 17、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6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