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7174.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0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永彦;陈娟;曹礼勇;张福豹;陈峰;徐一鸣;邱爱兵;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3/08 | 分类号: | B65H3/08;B65H7/04;B65H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薄膜自动上料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薄膜材料的自动上料。包括多组上料吸板模组、检测摄像头、上料盒、气缸、滑台和控制器。每只上料吸板模组包含一根Y方向的导轨,Y方向导轨中间固定一只双出头的步进电机,电机两端通过联轴器与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杆连接,两根丝杆另一端与X方向导轨相连接;所述X方向导轨中间各固定一只两端伸出的步进电机,电机两端通过联轴器与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杆连接,两根丝杆另一端与吸板相连接,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可实现吸板在X方向的移动;所述的吸板底部为分布的吸孔,用于吸取薄膜材料;所述的检测摄像头位于每组上料吸板模组中心;所述的上料盒置于上述每只吸板模组的正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薄膜自动上料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薄膜材料的自动上料。
背景技术
在薄膜材料加工过程中(如石墨膜的压制),需要将待加工的薄膜材料按片取出,置于工作台面上。
现有技术中,对于薄膜材料的上料多采用手工操作,由于薄膜材料的厚度较小,手工抓取不易,增加劳动成本,且工作效率较低;采用自动上料装置代替手工操作,可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自动上料装置通常采用吸盘或者整块吸板对薄膜材料吸取。吸盘由于接触面积过小,吸取薄膜时容易造成材料的破损,影响产品质量;整块吸板可以保证吸取过程材料不形变,但是不能适应不同薄膜尺寸,需要经常性地更换吸板,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现有技术中,自动上料装置对料盒缺料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吸取薄膜后气管真空度来判断是否缺料,这种间接的检测方案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也会由于其他因素造成检测的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薄膜自动上料装置,并解决自适应不同尺寸薄膜、上料盒缺料的要求。
本发明一种薄膜自动上料装置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薄膜上料装置包括多组上料吸板模组、检测摄像头、上料盒、气缸、滑台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每组上料吸板模组包含一根Y方向的导轨,所述Y方向导轨中间固定一只双出头的Y方向步进电机,Y方向步进电机两端通过联轴器与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杆一端连接,两根丝杆另一端与X方向导轨相连接,通过Y方向步进电机的转动能实现两只X方向导轨在Y方向上的移动;所述X方向导轨中间各固定一只两端伸出的X方向步进电机,X方向步进电机两端通过联轴器与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杆一端连接,两根丝杆另一端与吸板相连接,通过X方向步进电机的转动能实现吸板在X方向的移动。
所述的吸板底部分布有吸孔,用于吸取薄膜材料,吸孔与上侧气嘴连通,通过电磁阀组连接负压气源,从而吸取薄膜。
所述的检测摄像头位于每只上料吸板模组中心位置,检测摄像头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控制器相连,用于薄膜材料的尺寸识别和上料盒有无料的检测;所述的检测摄像头采用禾创HS-223小型工业摄像头。
所述的上料盒位置固定,上料盒安装在每组吸板模组的正下方,料盒底部为上下可移动白色底板,底板下部装有底板升降步进电机,可通过底板升降步进电机控制底板升降。
所述控制器采用FPGA控制器,用于处理摄像头图像、接收传感器信号及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
每组上料吸板模组包括四只平底吸板,吸板底部分布有吸孔,通过空腔与上侧气嘴连通,并与负压气源连接;通过四只平板吸取薄膜四只角,从而吸取薄膜上料,不会影响薄膜材料形变。
上料吸板模组行进至上料盒正上方,控制器通过摄像头获取上料盒图像信息,经过特征提取、边界识别,实现薄膜材料尺寸及缺料检测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7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转料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灰型自动投放切纸收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