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垫移坡式增高可调配重坝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7398.1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2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垫移坡式 增高 可调 配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垫移坡式增高可调配重坝,包括:基座坝体,其包括相互对应的迎水坡和背水坡;移动坝,其放置在迎水坡上;所述移动坝的底部中空形成一带开口的水垫容腔,泥石流自水垫容腔的开口进入;该移动坝的底部后端设置有一支撑凸起。泥石流的冲击抬高移动坝的底部前端,在支撑凸起的辅助下,移动坝在迎水坡上移动。移动坝的上移增高和后退,让出更大的空间容纳泥石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泥石流安全防护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垫移坡式增高可调配重坝。
背景技术
泥石流浆体的动压力和块石的撞击力是典型的冲击荷载,其特点是作用时间很短(多以毫秒、微秒甚至纳秒来计),但会产生极大的压力,最终引起介质运动、材料破坏以及整个结构的破坏。目前,防治泥石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泥石流拦挡坝,采用重力式的挡墙来完全阻挡泥石流,并且在拦挡坝的基础上增设分流通道来缓冲泥石流的冲击力。
然而,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夹杂着大量的石头和树木,很容易把常规的泥石流拦挡坝的分流通道堵死等,造成泥石流的堆集。在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重力式的挡墙承受特殊多变的荷载作用,一旦在泥石流暴发过程中发生垮坝破坏,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而且坝体及所拦挡的固体物质也将成为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直接参与泥石流运动,增大泥石流的流量和破坏性,甚至可能造成更加意想不到的灾害损失。
由于泥石流发生的突然性和泥石流等级的确定性,单一的泥石流防治手段很难满足不同程度的泥石流防治治理。若建造大型稳固的拦挡坝,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拦挡坝的抗块体冲击力破坏的问题,但施工要求高、建造难和成本成倍增加,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建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泥石流防治手段很难满足不同程度的泥石流防治治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垫移坡式增高可调配重坝,其泥石流防治效果好,适用程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一种水垫移坡式增高可调配重坝,包括:
基座坝体,其包括相互对应的迎水坡和背水坡;
移动坝,其放置在迎水坡上;所述移动坝的底部中空形成一带开口的水垫容腔,泥石流自水垫容腔的开口进入;该移动坝的底部后端设置有一支撑凸起。
优选地,所述迎水坡的坡度较背水坡的坡度缓。正常的拦挡坝的迎水坡的坡度较陡,才能承受泥石流的巨大冲击。
而通过此设计,迎水坡的坡度较缓便于移动坝的移动,同时,迎水坡具有导向的作用,引导泥石流不断向移动坝的底部前端冲击。而背水坡的坡度较陡,若在突发情况下,移动坡被泥石流从基座坝体上冲倒,其掉落在背水坡旁;由于迎水坡的引流,泥石流会呈一抛物线冲出,无法冲击移动坝,避免移动坝成为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造成更大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水垫容腔包括前腔和后腔,该前腔开口为水垫容腔的开口;所述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一限流口连通。
通过此设计,前腔的整体结构能容纳更大的泥石流进入水垫容腔,有利于移动坝抬高,进而移动坝上移和后退,有效缓冲泥石流。后腔通过限流口与前腔连通,减少水量的进入水垫容腔的深处。让水垫作用的保持时间更长。
优选地,所述移动坝还设置有另一带开口的配重腔,其用于容置增重介质,增加移动坝的自身重量。
通过在移动坝增设一中空的配重腔,在配重腔内增加配重介质,达到调整移动坝的整体质量。可根据当地的泥石流等级或、实际情况,相对应给移动坝的增重。确保泥石流的防治安全。同时,移动坝使用前,其配重腔处于空置状态,便于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7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堤坝堵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渗水功能的建筑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