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7621.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9/12;A61P17/16;A61K31/353;A61K31/4015;A61K31/7016;A61K31/7048;A61K31/734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李英华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防护喷剂 皮肤外用 受损细胞 制备 吡咯烷酮羧酸钠 皮肤 表皮生长因子 鼠尾草提取物 抵抗能力 海藻酸钠 抗坏血酸 葡萄糖苷 细胞活力 有效减少 茶多酚 海藻糖 自由基 寡糖 喷剂 射线 渗入 防护 激活 修复 伤害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防护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海藻糖、海藻酸钠寡糖、鼠尾草提取物、茶多酚、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和吡咯烷酮羧酸钠为原料,以上原料互相配合,能快速渗入皮肤,清除自由基,激活表皮生长因子,修复受损细胞组织,为受损细胞提供营养成分,增强细胞活力和提高自身抵抗能力,有效减少射线对皮肤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放疗是癌症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它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然而,在放疗中受照部位的皮肤粘膜组织由于医用射线的间接作用,即医用射线使受照射部位组织中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而产生大量有毒自由基,这些有毒自由基攻击受照射部位组织细胞,进而造成受照射部位的皮肤粘膜组织放射损伤。有报道显示,急性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是影响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例如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产生局部皮肤粘膜急性放射性损伤,可使其总疗程延长多达14天,肿瘤局部控制率下降 13%~24%。
因此,预防和减轻急性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对于保证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急性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该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包括以下原料:海藻糖、海藻酸钠寡糖、鼠尾草提取物、茶多酚、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和吡咯烷酮羧酸钠。
优选的,所述每100毫升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由如下原料组成:
海藻糖 0.5-2g
海藻酸钠寡糖 0.1-3g
鼠尾草提取物 0.005-2g
茶多酚 0.01-0.25g
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 0.005-0.35g
吡咯烷酮羧酸钠 0.1-2.5g
纯化水 余量。
更为优选的,所述每100毫升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由如下原料组成:
海藻糖 0.8-2g
海藻酸钠寡糖 0.1-2g
鼠尾草提取物 0.005-1g
茶多酚 0.01-0.2g
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 0.005-0.3g
吡咯烷酮羧酸钠 0.3-2.5g。
进一步的,所述每100毫升皮肤外用射线防护喷剂由如下原料组成:
海藻糖 1g
海藻酸钠寡糖 1g
鼠尾草提取物 0.5g
茶多酚 0.1g
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 0.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7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