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板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8160.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鑫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G1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板线 | ||
1.一种自动排板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模板坯进行排板的排板装置,对模板坯进行涂胶的涂胶装置,对排板装置输送模板坯的输送装置,以及对排板装置、涂胶装置和输送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定义排板后的模板坯具有依次相邻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
所述排板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应的第一排板部,和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应的第二排板部;
所述第一排板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链条运转部件,多个上下排列设于第一链条运转部件上的第一水平承载条,对各第一水平承载条进行抵顶的第一抵顶板,和驱动第一链条运转部件运转的第一链条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链条运转部件包括处于上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处于下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连接于第一上链轮和第一下链轮之间的第一排板链条,连接于第二上链轮和第二下链轮之间的第二排板链条,承载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的第一上传动轴,以及承载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的第一下传动轴;所述第一上传动轴和第一下传动轴相平行且均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平行;所述第一排板链条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应,所述第二排板链条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应;所述第一排板链条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排板部的第一链条单体,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链条单体;所述第二排板链条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排板部的第三链条单体,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四链条单体;所述第一排板链条和第二排板链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链条单体和第二链条单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链条单体和第四链条单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连接于所述第一链条单体和第三链条单体之间,所述第一抵顶板处于所述第二间隙中;
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第一链条单体和第三链条单体之间的第一承载板条,以及与第一承载板条平行的第一承托板条;所述第一承载板条具有处于两端的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二排板部的第一排板侧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反向侧面;所述第一承载板条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排板侧面的第一条形槽,以及连通第一条形槽和所述第一反向侧面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条形槽沿所述第一承载板条延伸并贯穿至两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分处所述第一承载板条的中点两侧,所述第一滑孔比第二滑孔更靠近所述第二边缘,且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至所述第一承载板条中点的距离相等;各所述第一滑孔由上至下相错开设置,且各所述第一滑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第二边缘所在的平面;各所述第二滑孔由上至下相错开设置,且各所述第二滑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第四边缘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承托板条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的第一承托部,对应贯穿所述第一滑孔的第一滑杆,和对应贯穿所述第二滑孔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承托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一承托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排板部并直接承载模板坯的第一薄板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的第一厚板部;所述第一厚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薄板部的厚度,所述第一薄板部的上表面和第一厚板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上抵顶台阶;所述第一滑杆的外端设有抵顶于所述第一抵顶板上的第一抵顶轮,所述第一抵顶轮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相平行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滑杆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上套有张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一反向侧面之间的第一压簧,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两个承载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轮承载板;所述第二滑杆的外端设有抵顶于所述第一抵顶板上的第二抵顶轮,所述第二抵顶轮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相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滑杆通过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套有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和第一反向侧面之间的第二压簧,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两个承载于所述第二转轴两端的第二轮承载板;所述第一抵顶板的下端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的第一台阶组,和与各所述第二滑孔相对应的第二台阶组;所述第一台阶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处于各所述第一滑孔正下方的第一下端台阶,各所述第一下端台阶由上至下逐渐朝所述第二边缘方向倾斜排列,相邻所述第一下端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与模板坯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台阶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处于各所述第二滑孔正下方的第二下端台阶,各所述第二下端台阶由上至下逐渐朝所述第四边缘方向倾斜排列,相邻所述第二下端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与模板坯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抵顶板包括处于下部的第一板主体部,和处于上部的第一延伸板部;所述第一板主体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排板部的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主体抵顶竖向反面;所述第一延伸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排板部的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所在平面至所述第一边缘所在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所在平面至第一边缘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与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渡台阶,所述第一过渡台阶具有由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至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一过渡斜面;所述第一延伸板部的上端具有由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反面至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二过渡斜面;所述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均与所述第二过渡斜面相对应;所述第一板主体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至最下方的第一水平承载条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排板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链条运转部件,多个上下排列设于第二链条运转部件上并与各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一一对应的第二水平承载条,对各第二水平承载条进行抵顶的第二抵顶板,和驱动第二链条运转部件运转的第二链条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链条运转部件包括处于上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三上链轮和第四上链轮,处于下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三下链轮和第四下链轮,连接于第三上链轮和第三下链轮之间的第三排板链条,连接于第四上链轮和第四下链轮之间的第四排板链条,承载第三上链轮和第四上链轮的第二上传动轴,以及承载第三下链轮和第四下链轮的第二下传动轴;所述第二上传动轴和第二下传动轴相平行且均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平行;所述第三排板链条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应,所述第四排板链条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应;所述第三排板链条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排板部的第五链条单体,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六链条单体;所述第四排板链条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排板部的第七链条单体,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八链条单体;所述第三排板链条和第四排板链条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五链条单体和第六链条单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七链条单体和第八链条单体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二水平承载条连接于所述第五链条单体和第七链条单体之间,所述第二抵顶板处于所述第四间隙中;
所述第二水平承载条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第五链条单体和第七链条单体之间的第二承载板条,以及与第二承载板条平行的第二承托板条;所述第二承载板条具有处于两端的第二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排板部的第二排板侧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反向侧面;所述第二承载板条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板侧面的第二条形槽,以及连通第二条形槽和所述第二反向侧面的第三滑孔和第四滑孔;所述第二条形槽沿所述第二承载板条延伸并贯穿至两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三滑孔和第四滑孔分处所述第二承载板条的中点两侧,所述第三滑孔比第四滑孔更靠近所述第二边缘,且所述第三滑孔和第四滑孔至所述第二承载板条中点的距离相等;各所述第三滑孔由上至下相错开设置,且各所述第三滑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第二边缘所在的平面;各所述第四滑孔由上至下相错开设置,且各所述第四滑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第四边缘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承托板条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槽内的第二承托部,对应贯穿所述第三滑孔的第三滑杆,和对应贯穿所述第四滑孔的第四滑杆;所述第二承托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条形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二承托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排板部并直接承载模板坯的第二薄板部,和朝向所述第二条形槽内的第二厚板部;所述第二厚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薄板部的厚度,所述第二薄板部的上表面和第二厚板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上抵顶台阶;所述第三滑杆的外端设有抵顶于所述第二抵顶板上的第三抵顶轮,所述第三抵顶轮具有与所述第二条形槽相平行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滑杆通过第三连接头与所述第三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滑杆上套有张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头和第二反向侧面之间的第三压簧,所述第三连接头包括两个承载于所述第三转轴两端的第三轮承载板;所述第四滑杆的外端设有抵顶于所述第二抵顶板上的第四抵顶轮,所述第四抵顶轮具有与所述第二条形槽相平行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滑杆通过第四连接头与所述第四转轴连接,所述第四滑杆上套有张设于所述第四连接头和第二反向侧面之间的第四压簧,所述第四连接头包括两个承载于所述第四转轴两端的第四轮承载板;所述第二抵顶板的下端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三滑孔相对应的第三台阶组,和与各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的第四台阶组;所述第三台阶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处于各所述第三滑孔正下方的第三下端台阶,各所述第三下端台阶由上至下逐渐朝所述第二边缘方向倾斜排列,相邻所述第三下端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与模板坯的厚度相等;所述第四台阶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处于各所述第四滑孔正下方的第四下端台阶,各所述第四下端台阶由上至下逐渐朝所述第四边缘方向倾斜排列,相邻所述第四下端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与模板坯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抵顶板包括处于下部的第二板主体部,和处于上部的第二延伸板部;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排板部的第二主体抵顶竖向侧面,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主体抵顶竖向反面;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排板部的第二延伸抵顶竖向侧面;所述第二延伸抵顶竖向侧面所在平面至所述第三边缘所在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主体抵顶竖向侧面所在平面至第二边缘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二延伸抵顶竖向侧面与所述第二主体抵顶竖向侧面之间形成第二过渡台阶,所述第二过渡台阶具有由所述第二延伸抵顶竖向侧面至所述第二主体抵顶竖向侧面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三过渡斜面;所述第二延伸板部的上端具有由所述第二主体抵顶竖向反面至所述第二延伸抵顶竖向侧面逐渐向下倾斜的第四过渡斜面;所述第三抵顶轮和第四抵顶轮均与所述第四过渡斜面相对应;所述第二板主体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水平承载条至最下方的第二水平承载条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薄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四边缘的第一限位端,所述第一限位端形成有向上凸起并对模板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二薄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四边缘的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二限位端形成有向上凸起并对模板坯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凸块;
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拨动机构,承载输送拨动机构的第二水平滑轨,和驱动输送拨动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排板装置的第二水平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拨动机构包括对相应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和第二水平承载条输送模板坯的输送带,设于输送带上的拨动凸块,和承载输送带的输送支架;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鑫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鑫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8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鼓包生态板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板排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