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宏量制备二维Ag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9469.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良;姚李;周婷;林阿真;朱乐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米材料 制备 二维 超声反应 微纳米 组装 简易 贵金属纳米材料 应用技术领域 材料基础 多层结构 快速混合 室温条件 成膜性 分散性 纳米片 亚铁盐 衬底 还原 | ||
一种快速宏量制备二维Ag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涉及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反应液的快速混合与超声反应两个过程,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反应使Fe2+快速还原Ag+得到二维Ag微纳米材料。Ag微纳米带、片的尺寸为5~20μm,呈多层结构状态,由若干厚度为10~20nm的纳米片组装而成;制备得到的Ag微纳米环由无数Ag纳米颗粒组装而成。本发明得到的Ag微纳米材料产量高、分散性和成膜性好等特点,为高性能SERS衬底的制备提供了材料基础和保障。通过简单控制亚铁盐种类和用量便能快速获得多种形态的二维Ag微纳米材料,具有操作简单、所需原材料少,产量高,性能优异和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快速宏量制备二维Ag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
背景技术
银(Ag)纳米材料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Surface-Enhanced RamanScattering,SERS),其SERS光谱技术能够提供样品的“指纹”特征峰,具有高灵敏检测与识别等优势,因而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等领域备受关注,被公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环境分析手段。
Ag微纳米材料具有微米尺度材料和纳米结构材料的一些双重特性:诸如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光学性能、高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能,在导电浆料、光学器件、催化和医药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二维Ag微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光电性能,在SERS衬底的制备方面应用广泛。在以AgNO3为原料制备Ag纳米材料的过程中,目前已有许多还原剂被广泛采用。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钠、乙二醇、硼氢化钠、维生素C、N,N-二甲基甲酰胺以及各种生物质提取液等均为可作是常用的还原剂。以这些还原剂可获得诸如线状、棒状、立方以及三方等系列Ag纳米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宏量制备二维Ag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采用Fe2+快速还原Ag+得到几种二维Ag微纳米材料,该Ag微纳米材料成膜性好,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宏量制备二维Ag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包括反应液的快速混合与超声反应两个过程,具体是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反应使Fe2+快速还原Ag+得到二维Ag微纳米材料。
作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具体是将0.05~0.4g的固体FeSO4.7H2O或固体(NH4)2Fe(SO4)2快速加入至50mL浓度为0.01mol/L的AgNO3溶液中,室温下超声反应2~10min,即得二维Ag微纳米材料。
在本发明的快速宏量制备二维Ag微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中,当固体FeSO4.7H2O的添加量为0.15~0.35g时制备得到Ag微纳米带,添加量小于0.15g或大于0.35g时制备得到无规则Ag微纳米片。当固体(NH4)2Fe(SO4)2的添加量为0.15~0.35g时制备得到Ag微纳米环,添加量小于0.15g或大于0.35g时制备得到无规则Ag微纳米片。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Ag微纳米带、Ag微纳米片的尺寸为5~20μm,呈多层结构状态,由若干厚度为10~20nm的纳米片组装而成;制备得到的Ag微纳米环由无数Ag纳米颗粒组装而成。
可以将本发明获得的二维Ag微纳米材料制备成准单晶Ag薄膜,具体是将二维Ag微纳米材料分散到无水酒精中形成Ag浆后,滴到硅片或玻璃片上,从而得到取向一致的准单晶Ag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