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内生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1067.5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岳宾;夏木建;刘爱辉;丁红燕;刘磊;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32/00;C22C1/05;B22F3/105;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2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相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跨尺度 成形 位错 协同 铝基复合材料 微米尺度 纳米级 纳米陶瓷颗粒 铝合金粉末 铝合金基体 热力学条件 金属激光 铝热反应 陶瓷增强 性能需求 应力作用 原位生成 复合材料 纳米管 微米级 缠结 钉扎 陶瓷 阻碍 制造 | ||
1.一种原位内生微/纳跨尺度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为微米尺度Al2O3陶瓷相、纳米级TiB及TiN陶瓷相跨尺度的铝基复合材料,所述微米尺度Al2O3陶瓷相是通过铝热原位反应获得,所述纳米级TiB及TiN陶瓷相通过BN纳米管与Ti在高能激光束作用下原位反应生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BN纳米管加入到浓硝酸水溶液中,在70~100℃下磁力搅拌分散2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在80~100℃下干燥,获得均匀分散的BN纳米管;
2)将步骤1)中所述的均匀分散的BN纳米管、增材制造专用球形铝合金粉末及微米TiO2粉末称量后装入陶瓷球磨罐中,并用无水乙醇作为球磨介质,采用200~350 rpm转速的无球湿式球磨工艺进行混合后并真空干燥,获得均匀混合的铝基复合材料成形粉末;所述增材制造专用球形铝合金粉末的球形度为80~95 %,粒径为15~70 μm;
3)将步骤2)中所述均匀混合的铝基复合材料成形粉末装入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装备的粉料仓中,对成形腔体进行抽真空至0.01~0.05 Pa,将高纯氩气通入成形密封腔体中,设定成形工艺参数,成形微米尺度Al2O3陶瓷相、纳米级TiB及TiN陶瓷相跨尺度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所述的成形工艺参数为:高能激光束输出功率为100~350 W,线扫描速度为1000~4000mm/s,复合材料粉床层厚为30~60 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内生微/纳跨尺度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增材制造专用球形铝合金粉末为Al-Si、Al-Cu、Al-Mn、Al-Mg合金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内生微/纳跨尺度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米TiO2粉末粒径为1~2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内生微/纳跨尺度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BN纳米管纯度为90~99 %,直径为5~100 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内生微/纳跨尺度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BN纳米管、增材制造专用球形铝合金粉末及微米TiO2粉末的质量比为1:500:10~1:150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内生微/纳跨尺度陶瓷相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纯氩气流量为40~200 cm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10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灯饰材料
- 下一篇:一种阴极铝箔基材的热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