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1245.4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通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7C319/18;C07C323/5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许崇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防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氟代烷基硫醚10‑15份、膦酸三酯类季铵盐10‑15份、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5‑10份、水40‑50份。所述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氟代烷基硫醚、膦酸三酯类季铵盐、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水混合均匀,在60‑80℃下搅拌反应3‑5小时,得到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本发明公开的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具有优异的防锈能力,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环保,且对钢筋混凝土本体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样式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些高楼大厦的建设过程中,少不了钢筋混凝土的使用,钢筋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其中钢筋网、钢板或纤维的作用是承受拉伸应力和剪切应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近年来,由于钢筋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和过早失效,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危害,而且关系到安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甚至给社会带来负面冲击,是当今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
目前,为了防止和控制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及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最方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防锈剂的应用。亚硝酸盐是混凝土中研究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防锈剂,但是,亚硝酸盐致癌、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且其用量必须很大,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局部腐蚀,给结构带来隐患。有机防锈剂能对钢筋腐蚀阴极和阳极电化学过程同时起拟制作用,并且不受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能够明显增强钢筋抗氯离子腐蚀的能力。因而有机防锈剂已成为当今防锈剂开发研制的热点。然而目前常用的有机防锈剂为醇胺类化合物,存在易被雨水淋洗损失、使用不方便、阻锈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因此,有必要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防锈效果更显著、对钢筋混凝土本体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的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对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克服了传统防锈剂存在的操作环境差、成本高、污染严重、中毒性较大、易被雨水淋洗损失、使用不方便、阻锈效果不稳定的缺陷,具有优异的防锈能力,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环保,且对钢筋混凝土本体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防锈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氟代烷基硫醚10-15份、膦酸三酯类季铵盐10-15份、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5-10份、水40-50份。
优选地,所述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氟代烷基硫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形成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4,4,5,5,5-五氟戊-1-硫醇和催化剂,在50-70℃下搅拌反应3-5小时,然后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氟代烷基硫醚。
较佳地,所述四[4-(4'-羧基苯基)苯基]乙烯、高沸点溶剂、4,4,5,5,5-五氟戊-1-硫醇、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62:(5-10):1:(0.5-0.8)。
较佳地,所述催化剂选自正丙胺、二乙基胺、二甲基苯基磷、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沸点溶剂选自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通达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通达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1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