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叶风机空调冷却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2431.X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航;焦良珍;杨亦之;黄萌;李贤航;陈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10;F28F25/12;F28F25/02;F28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瑛琪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冷却塔 空调冷却塔 底座支撑架 冷却水塔 热质交换 冷却水 饱和湿空气 冷却塔主体 风机设置 散热效果 新鲜空气 空气量 风速 排出 升高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叶风机空调冷却塔,其包括无叶风机、冷却塔主体及冷却塔底座支撑架,无叶风机设置在冷却水塔主体的顶端,冷却塔底座支撑架设置在冷却水塔主体的底部,无叶风机超大的空气量和较高的风速加快了冷却塔中升高温度的冷却水与空气的热质交换,并使得热质交换更加均匀,增加空气与冷却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及时排出饱和湿空气,进而补充新鲜空气,从而使得空调冷却塔散热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冷却塔,具体涉及一种无叶风机空调冷却塔。
背景技术
空调用冷却水系统是空调水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冷却水循环系统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利用冷却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送入冷却塔,使之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回到冷凝器继续循环使用。冷却塔是空调冷却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用风机加强室外空气与水的热交换。
传统的冷却塔一般安装有有叶风机进行热能的交换,有叶风机一般存在提供的风力不足,阻力较大,容易被尘土污染,不易清洗,使得后期维护保养费较高,体积笨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叶风机空调冷却塔。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叶风机空调冷却塔利用无叶风机进行热交换,无叶风机超大的空气量和较高的风速加快了冷却塔中冷却水与空气的热质交换,并使得热质交换更加均匀,增加空气与冷却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能够及时排出饱和湿空气,进而补充新鲜空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叶风机空调冷却塔,包括:
冷却塔主体,在所述冷却塔主体上端连通设置有风筒,在所述冷却塔主体下端连通设置有空气分配区,在所述空气分配区左右两端开设百叶窗,在所述空气分配区下端连通设置有集水池;在所述冷却塔主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配水系统、淋水装置,所述配水系统与所述淋水装置连通设置,所述配水系统将升高温度的冷却水均匀分布到整个所述淋水装置上;无叶风机,所述无叶风机向上带走从所述百叶窗进入所述冷却塔主体的空气。
进一步的,在所述无叶风机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出风环连通,所述基座另一端与基座支撑杆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设置进气口和控制气流开关,在所述基座内部装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风环之间,在所述无刷电机上设置有气旋加速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无叶风机冷却塔抽取风量大。无叶风机位于冷却塔的风筒上沿,抽取冷却塔内部的空气量是其在无叶风机进气口抽风量的15倍。
无叶风机冷却塔换热效率高。无叶风机因其抽取风量大,可以及时抽走冷却塔内部已经与冷却水进行了充分换热而使换热能力下降的接近饱和的湿空气,同时也会有大量未与冷却水进行换热的具有更强换热能力的室外新鲜空气从冷却塔的百叶窗进入冷却塔内部与喷水装置(也称填料)表面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可以及时换走冷却塔的热量,换热效率更高。
无叶风机冷却塔可以提高经过换热的冷却水的温差,即可以比常规配备有有叶风机的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差更大一些,相当于使冷却塔出水温度更低一点,
无叶风机冷却塔更有利于空调机组的运行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的cop值。无叶风机冷却塔换热能力更强,可以更快换走冷却水的热量,同样经过充分换热的冷却水流回机组冷凝器时也可以更快带走大量冷凝器的热量,防止冷凝器局部过热而存在使冷凝压力升高,不利于机组运行的情况,相反还可以通过及时带走大量热量而使冷凝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而提高制冷机组的cop值。
无叶风机可以实现无级调节,通过调控气流的开关可以任意调节气流的大小,便于控制和无叶风机冷却塔的节能。
无叶风机维护保养方便,由于没有叶片,相比较传统有叶风机,阻力较小,因此其动力性相对较高,并且由于无叶风机外表面为圆环,清洗较为方便,不易被尘土污染,后期维护保养费用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2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