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2668.8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曾信;陈思恩;余凯勤;徐守江;冯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2;H01M10/48;H01R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国祥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电路板 单体电池 电池模组 汇流排 连接板 导电孔 导电套 导电柱 抗冲击能力 运行可靠性 直接电连接 连接稳定 相对设置 依次排列 电连接 插接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依次排列设置;采样电路板,采样电路板与单体电池的顶部相对设置,采样电路板设置有导电孔以及设置于导电孔内的导电套;汇流排,汇流排包括连接板以及从连接板上延伸出的导电柱,连接板连接于单体电池;其中,汇流排通过导电柱插接于导电套,以与采样电路板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其包括直接电连接的汇流排和采样电路板,两者连接稳定、可靠且抗冲击能力强,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次电池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在电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电池管理系统都必须实时监测电池模组内各个二次电池的电压、温度等重要物理参数,并以这些物理参数为重要依据来评估计算电池包内所有二次电池的状况,防止过充过放保证电池系统寿命与安全等,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电池控制系统依靠采样连接结构对二次电池进行监控。采样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振动、高压放电等一系列影响下,采样连接可能会出现过载熔断失效、机械连接失效或者物理接触磨损破裂后引起二次电池外短路而导致热失控,降低了电动汽车的整车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对电动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汇流排上直接设置引脚,采样电路板上设置有孔。电池模组内采样连接是汇流排的引脚直接插接于采样电路板上设置的孔内,以与采样电路板电连接。然而,由于采样电路板包括厚度较小的导电层以及包裹导电层的外部绝缘层,因此汇流排的引脚插入采样电路板的孔内时,整个引脚与导电层之间仅能够形成较小的接触面积,且该接触面积小于等于导电层的横截面的面积。这样,汇流排和采样电路板之间接触面积较小,从而无法保证汇流排的引脚和电路板的导电层形成稳定接触。在电池模组发生振动时,汇流排的引脚和采样电路板的导电层之间可能会出现连接不稳定,甚至发生断路的情况,导致采样数据不准确或丢失数据,严重影响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直接电连接的汇流排和采样电路板,两者连接稳定、可靠且抗冲击能力强,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
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依次排列设置;
采样电路板,采样电路板与单体电池的顶部相对设置,采样电路板设置有导电孔以及设置于导电孔内的导电套;
汇流排,汇流排包括连接板以及从连接板上延伸出的导电柱,连接板连接于单体电池;
其中,汇流排通过导电柱插接于导电套,以与采样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导电柱的外周面和导电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填料间隙,电池模组还包括填料焊接形成的焊接体,焊接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填料间隙内,导电柱和导电套通过焊接体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导电套的径向上,填料间隙的尺寸为0.1mm至0.5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导电套的轴向上,焊接体填充填料间隙的至少7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采样电路板还包括设置于导电套的端部的环体,环体设置于采样电路板朝向单体电池的表面并环绕导电孔,焊接体包括筒体部以及设置于筒体部的环形凸缘,筒体部设置于填料间隙内,环形凸缘与环体层叠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导电套的壁厚大于等于0.025mm,且小于等于1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导电套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导电柱远离连接板的自由端部凸出于采样电路板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2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 下一篇:注液静置机构及其二次注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