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装配式污染土淋洗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3330.4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玲;丁选明;蒋春勇;巫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 |
代理公司: | 50237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场地 抽水管 连接管 注水管 人类可持续发展 污染物检测 构件连接 环境友好 洒水喷头 试验装置 位置布设 现场勘察 修复系统 修复装置 沉淀箱 供给罐 污染土 修复液 压力泵 真空泵 装配式 淋洗 能耗 污染物 修复 施工 环保 规划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装配式污染土淋洗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管、连接管、修复液供给罐、压力泵、污染物沉淀箱、真空泵、抽水管和洒水喷头;通过对场地进行污染物检测分析、现场勘察,在指定位置布设注水管和抽水管,利用连接管把各构件连接形成污染场地循环修复系统,实现对污染场地有效修复。该试验装置安装快捷高效、环保、能耗低、环境友好,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规划中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原位装配式污染土淋洗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各种化学产品、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使得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国内外科研人员己经发展了多种土壤原位处理修复技术,污染土原位修复技术无需对土体开挖,耗费人力物力较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用修复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原位土壤淋洗技术,原位土壤淋洗技术是指将能够促进土壤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注入或渗透到污染土层中,使其穿过污染土壤并与污染物发生解吸、螯合、溶解或络合等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形成迁移态的化合物,再利用抽提技术或其他手段把包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处理的技术。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不会对土体造成二次污染而推广使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尚缺乏实用的专门针对污染场地原位土壤淋洗修复的高效系统,因此需要一种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的污染土原位修复系统,实现现场处理、现场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原位装配式污染土淋洗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原位装配式污染土淋洗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管、连接管、修复液供给罐、压力泵、污染物沉淀箱、真空泵、抽水管和洒水喷头。
所述修复液供给罐为内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修复液供给罐为密闭结构。
所述修复液供给罐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Ⅰ与若干根注水管相连。若干根所述注水管连接在同一根连接管Ⅰ上。所述注水管、连接管Ⅰ和修复液供给罐构成连通结构。
所述注水管的底端埋入污染土中。所述注水管埋入污染土中的深度大于污染物的影响深度。
所述修复液供给罐的另一侧下端与污染物沉淀箱相连。所述修复液供给罐和污染物沉淀箱之间安装有压力泵。
所述污染物沉淀箱为内中空的柱体结构。
所述污染物沉淀箱与修复液供给罐相连的一端为污染物沉淀箱的一侧下端。
所述污染物沉淀箱的另一侧的上端通过连接管Ⅱ与若干根抽水管相连。所述污染物沉淀箱与抽水管之间安装有真空泵。若干根所述抽水管连接在同一根连接管Ⅱ上。
所述抽水管、连接管Ⅱ和污染物沉淀箱构成连通结构。
所述抽水管的底端埋入污染土中。所述抽水管埋入污染土中的深度大于污染物的影响深度。
所述抽水管埋入污染土中的深度大于注水管埋入污染土中的深度。
所述污染物沉淀箱包括把手密封门、喷雾器、喷头和过滤层。
所述把手密封门位于污染物沉淀箱的侧壁上。所述把手密封门在关闭时将污染物沉淀箱的中空内腔封堵。
所述喷雾器安装在污染物沉淀箱的外部顶面。喷雾器内装有还原剂。
所述喷头安装在污染物沉淀箱的内腔顶面。所述喷头与喷雾器连接在一起。
所述过滤层安装在污染物沉淀箱的内腔中,所述过滤层平行于污染物沉淀箱的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