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3451.9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孝勇;郑诗玥;徐磊;华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混合 稀土 永磁 电机 转子 结构 | ||
1.一种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上沿垂直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矩形槽(2),所述矩形槽(2)分上下两层,槽中嵌有矩形铁氧体(5);所述矩形槽(2)上下两层之间设有通磁带(3),所述矩形槽(2)下层两边靠近转轴处设有凸形槽(6),凸形槽(6)中嵌有第一钕铁硼(7),所述矩形槽(2)底部设有垂直于圆周方向的第一矩形隔磁槽(8);所述矩形槽(2)上层与气隙连接处相间设有第二矩形隔磁槽(9)和T形隔磁槽(10),所述T形隔磁槽(10)左右两侧对称设有V形槽(11),所述矩形槽(2)上层左侧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一形槽(12),所述V形槽(11)在与T形隔磁槽(10)连通侧和一形槽(12)中嵌有第二钕铁硼(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磁带(3)上下两侧均设有对称牛角槽(4);所述牛角槽(4)为牛角锤结构,包括上下两层,两层结构相同;每层牛角槽(4)包括外侧圆弧和内侧圆弧,内外侧弧平行且于矩形槽(2)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槽(6)为拱桥结构,拱桥上下侧圆弧以轴心为弧心与转子圆周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隔磁槽(8)沿圆周垂直分布于转子上,与矩形槽(2)下层下端部和转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隔磁槽(9)和T形隔磁槽(10)相间隔设置于转子圆周上,与矩形槽(2)上端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V形槽(11)的V字顶点处设有斜形切面(14),所述斜形切面(14)位于V形槽(11)的V形顶点处以限制第二钕铁硼(13)的移动,第二钕铁硼(13)的短边与斜形切面的夹角成α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铁氧体(5)切向充磁,所述第一钕铁硼(7)磁钢磁化方向为径向,位于矩形槽(2)两侧的第二钕铁硼(13)径向充磁,与矩形铁氧体(5)形成串联磁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通磁带(3)与牛角槽(4)的宽度比为:1-1.45: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隔磁槽(8)与矩形铁氧体(5)的宽度比为0.7-0.85:1;所述第二矩形隔磁槽(9)、T形隔磁槽(10)与矩形槽(2)连通处到转子外径侧圆周的垂直距离与第二钕铁硼(13)厚度比为2.24-2.9:1;α夹角为45-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混合少稀土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钕铁硼(7),其宽度与凸形槽(6)靠近转子内径侧的下部槽深比为1.08-1.24:1;其长度与凸形槽(6)靠近转子内径侧的槽弧长比为0.75-0.8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4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防雷器监控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交替极电机及具有其的压缩机